当晚,清言书院,静室。
沈清言盘膝而坐,心神沉入与太初连接的玄妙之境。白日里汇聚而来的、那海量蕴含着“悲壮”、“守护”、“牺牲”、“认同”等浓烈属性的信力,仍在体内和周围的虚空中缓缓流转、沉淀,与之前系统性讲述所积累的厚重、绵长信力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更加庞大、更加稳固的力量基底。
就在这时,太初那独特的信息流,主动浮现:
【检测到超阈值‘悲壮’、‘守护’、‘认同’属性信力注入。】
【与前期沉淀之‘家国’、‘成长’、‘感悟’信力产生高度协同效应。】
【文明意象‘襄阳城’、‘华山论剑(终)’信息浓度与结构稳定性达到临界点。】
【分析:当前信力储备与质量,可支撑超大型复合遗迹【襄阳城】(含守城战役、侠义精神、文明传承意象)及关联遗迹【华山论剑(终)】(含武学巅峰、精神归宿意象)的初步预载与共鸣启动。】
【提示:进行前置共鸣,可大幅降低正式具现时之能量消耗与信息扰动,提升遗迹稳定性与完整性。】
【询问:是否启动‘襄阳城’及‘华山论剑(终)’前置共鸣程序?】
沈清言缓缓睁开眼睛,眸中深邃如星海。
“襄阳城”……这座承载了太多悲壮与坚守的孤城,终于要在言灵与信力的作用下,以某种超越历史记载的形式,重现于世了吗?还有那象征着武道与精神归宿的“华山论剑(终)”……
这无疑是跨越性的一步!一旦成功具现,其影响力将远超以往任何一次遗迹显现!
然而,沈清言并未立刻答应。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任由清冷的夜风吹拂面颊。他望向西方,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山峦与无尽夜色,看到了那座在历史风沙中若隐若现的孤城轮廓。
沉默良久,他于心中对太初回应道:
“不,暂不启动。”
他的语气平静而坚定:“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太初的回应毫无波澜:“理由?”
“这座城,这份精神,太重。”沈清言轻声道,像是在对太初说,又像是在对自己说,“它不仅仅是一座遗迹,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它的出现,不能仅仅是因为信力足够。它需要一个 契机,一个能让这份悲壮与守护,真正 铭刻于时代心壁之上 的契机。一个能让这座城,不仅仅是‘重现’,更是‘重生’的…… 祭礼。”
他需要等待。等待这股因讲述而激荡的情绪,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沉淀、发酵;等待人们对“襄阳”所代表的精神,产生更深层次的、超越故事本身的认同与呼唤;甚至,等待一个能与之共鸣的、来自现实世界的…… 重大事件。
他有一种预感,这个契机,不会太远了。
就在沈清言于静室中做出决断后不久,书院外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负责外围安保与部分对外联络的苏晚,脸上带着一丝罕见的凝重与疑惑,快步走了进来。
“沈先生,”苏晚的声音压得很低,却清晰无比,“刚刚接到周明远教授通过加密渠道传来的紧急通报。NSID设在西部的多个监测站,同时捕捉到一次异常强烈的 空间波动。”
沈清言眉头微蹙:“空间波动?性质?”
“能量频谱与以往探测到的‘遗迹’波动有相似之处,但……”苏晚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寻找最准确的描述,“更加 古老,更加 原始,也更加的…… 混乱 和 不稳定。像是某种沉寂了无数岁月的东西,正在极其缓慢而艰难地…… 苏醒。”
“坐标?”沈清言的心跳似乎漏了一拍。
苏晚抬起头,目光与沈清言对视,一字一句地说道:
“初步测算的 中心坐标,疑似在…… 玉门关外,戈壁深处。”
玉门关外!
沈清言的瞳孔骤然收缩!这个名字,与之前林知夏提供的、关于星耀科技观测到的“敦煌异常”信息,在这一刻,于冥冥中, 隐隐重合!
一个更加古老,更加混乱,位于丝绸之路咽喉、象征着文明交汇与隔绝的玉门关外的异常遗迹?
这,会是他所等待的那个“契机”吗?还是……一场未知风暴的前奏?
静室之内,烛火摇曳,将沈清言和苏晚的身影投在墙上,拉得很长很长。夜空之中,仿佛有无形的波澜,正从遥远的西部席卷而来。史诗的铺垫已然完成,而真正的宏大篇章,似乎正要掀开它神秘面纱的一角。
喜欢说书人还是救世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说书人还是救世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