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晚“无意间”透露了《葵花宝典》的核心机密后,沈清言便知道,鱼儿已经闻到了腥味。他并不急于收网,反而开始更有耐心、更具艺术性地编织着他的鱼饵。他将这份“饵料”巧妙地融入日常的说书之中,如同最高明的厨师,掌握着火候与调味,既要让食客垂涎欲滴,又不能让其一口吃饱,更要让其对那最后的、关键的“调料”产生既恐惧又无法抗拒的渴望。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清言书院”的听众们发现,沈先生讲述的《射雕英雄传》故事中,开始时不时地穿插进一些新的、听起来更加诡谲奇绝的江湖传闻与人物片段。这些片段并非主线,却往往比主线更引人入胜,如同在宏大的历史画卷边缘,勾勒出的几笔带着妖异色彩的暗影。
这一日,沈清言正说到郭靖、黄蓉在洞庭湖畔君山大会,巧遇丐帮内乱。一段紧张的情节告一段落,他轻拍醒木,话锋却悠然一转:
“诸位,江湖之大,无奇不有。说罢了北丐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刚猛无俦,南帝一灯大师的一阳指玄妙非凡,东邪西毒各擅胜场,却不知在这江湖的阴影处,尚有一些不依常理、不循正道的武功,其威力之恐怖,行事之诡秘,犹在五绝之上,只是不为常人所知罢了。”
台下听众顿时被勾起了好奇心,纷纷竖起耳朵。
“今日,便与诸位分说一段,关于前朝大内,以及福建林家的一桩隐秘。”沈清言声音压低,带着一种讲述禁忌秘闻的神秘感,“此事关联两门惊世骇俗的武学,一名《葵花宝典》,一名《辟邪剑法》。”
《葵花宝典》!台下部分消息灵通或者那晚也在场的听众,立刻想起了沈先生前几日似乎提及过这个名字,当时语焉不详,只道是威力巨大却有伤天和,如今看来,果然大有文章!
“先说这《葵花宝典》。”沈清言目光扫过全场,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此功来历,沈某此前略有提及,乃前朝一位宦官所着。其威力如何?诸位且听我道来。”
他并未直接描述功法本身,而是开始列举其“战绩”,这是最能直观体现力量的方式。
“据野史秘闻所载,百年前,曾有一魔头,名曰‘快剑’赵鹤,凭一手快如鬼魅的剑法横行江湖,杀人无算,正道群雄数次围剿,皆因其身法太快,连其衣角都摸不到,反被其杀伤多人。后来,据说此人便是得了《葵花宝典》的残篇,练就了一身诡异身法与剑术。”
他顿了顿,让听众消化一下,继续道:“又闻,前朝宫中曾有一次叛乱,数十名一流大内高手围攻一名老太监,那老太监身形在刀光剑影中如青烟般飘忽,指间一枚绣花针上下翻飞,不过一炷香的功夫,数十高手尽数倒地,眉心皆有一点红痕,竟是全被那绣花针刺穿了要害!据说,那老太监所使,便是《葵花宝典》的功夫!”
“嘶——”台下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一枚绣花针,瞬杀数十大内高手?这是何等的恐怖!何等的诡异!
沈清言见气氛渲染得差不多了,这才缓缓总结道:“故老相传,这《葵花宝典》的核心精义,便在于一个‘快’字!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练成此功者,身形快如鬼魅,出手快如闪电,对手往往尚未看清其动作,便已中招殒命。其招式更是刁钻狠辣,专攻人要害与破绽,防不胜防。可以说,在绝对的‘快’面前,许多看似刚猛无敌的武功,都成了笨拙的摆设。”
他这番描述,将“快”的理念提升到了武道至理的高度,听得台下众人心驰神摇,仿佛眼前已经浮现出那鬼魅般的身影和那致命的寒光。
然而,就在众人沉浸在对这“唯快不破”的向往与震撼中时,沈清言却恰到好处地停了下来,脸上再次浮现出那种熟悉的、混合着赞叹与深深惋惜的神情。
他摇了摇头,轻叹一声:“只可惜……如此惊世骇俗的武学,其修炼之道,却……唉,不说也罢,不说也罢。有伤天和,有悖人伦,非大毅力、大决心、乃至……唉……”
他连续两次“不说也罢”,两次悠长的叹息,如同重锤般敲在听众的心上。那欲言又止的姿态,那讳莫如深的语气,比直接说出来,更能激发人们的好奇心与想象力,也更能凸显那“修炼代价”的残酷与可怕。
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到底是什么代价啊?沈先生您倒是说啊!”
“有伤天和?有悖人伦?难道是要用什么邪法?”
“听得我心痒痒,又觉得脊背发凉……”
“连沈先生都如此讳莫如深,肯定是非常可怕的条件!”
沈清言对台下的议论充耳不闻,仿佛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再次拍下醒木,将话题引开:“好了,此间隐秘,暂且不提。却说那与《葵花宝典》大有渊源的《辟邪剑法》……”
他接着开始讲述福州福威镖局林家祖传的《辟邪剑法》,如何在其先祖林远图手中威震江湖,七十二路辟邪剑法迅捷诡异,难逢敌手,创下赫赫威名。然而传到后代,却威力大减,沦为三流武功,引得江湖宵小觊觎,最终导致福威镖局满门被灭的惨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说书人还是救世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说书人还是救世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