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言那番关于“六脉神剑”修行艰难、初学时“时灵时不灵”的论述,如同一阵清风,吹散了因那道琉璃剑痕而带来的极致震撼与压迫感,却也成功地将所有人的期待值,调整到了一个微妙而有趣的水平线上。
是啊,如此玄奥的至高武学,怎么可能一蹴而就?段誉那样的主角尚且出糗,沈先生只是“借势印证”,偶尔失手,甚至需要多次尝试,岂不是再正常不过?
这种心理预期的巧妙引导,让现场的气氛从纯粹的震惊与对峙,悄然转变为一种带着好奇、探究,甚至是一丝“看他接下来如何表演”的看戏心态。
马狮虎从最初的惊骇中勉强回过神来,听到沈清言这番话,又看到对方似乎没有继续施展那恐怖剑气的意思,心中那点不甘和侥幸心理又开始冒头。他觉得沈清言可能只是用了某种他不知道的、极其高明的障眼法或者一次性道具,现在是在找借口下台。他绝不能就这么算了!
方舟虽然世界观遭受重创,但理性分析的习惯仍在。他也倾向于认为,那种超越认知的现象不可能稳定复现。如果沈清言接下来的“展示”失败或者效果大打折扣,或许……或许还能找到一些科学解释的余地?他下意识地扶正了眼镜,尽管面前的仪器大多已经失灵,但他还是紧盯着沈清言,试图用肉眼捕捉任何细节。
台上,沈清言将台下众人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心中一片清明。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直接将对方碾碎固然爽快,但哪有这般如同猫捉老鼠、层层递进般,既展示了力量,又戏耍了对手,还进一步巩固了“武学体系”真实性的方式来得好?
他负在身后的右手缓缓移至身前,脸上带着一种沉浸于武学探讨的专注神情,仿佛真的在回忆、在推演那玄妙的“六脉神剑”。
“这六脉神剑,其运劲发力的法门,深合《周易》卦象变化之妙。”他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如同在传授某种高深的学问,“手太阴肺经暨任脉,行‘列缺’穴,劲出‘少商剑’,其势雄浑,石破天惊……然其变化,却又暗合……”
他一边说着,一边抬起了右手,食指与中指再次并拢,其余三指微屈,做出了一个类似剑诀的手势。但他的目光,并未聚焦于任何具体目标,而是带着思索,缓缓移向舞台侧方一处无人站立、靠近墙壁的空地。这个方向,看似不经意地偏向了马狮虎所在的大致方位,但又绝非直接指向他本人,显得既像是在寻找合适的演示目标,又像是在遵循某种玄妙的功法轨迹。
“……譬如这路剑法,其意蕴便如一篇锦绣文章,起承转合,绵延无尽。”沈清言的手指在空中虚划,口中念诵着似是而非、却又暗含某种玄理的口诀,“归妹趋无妄,无妄趋同人,同人趋大有……甲转丙,丙转庚,庚转癸……”
他念的,正是《天龙八部》中关于“凌波微步”与六脉神剑剑理相关的部分口诀,此刻被他信手拈来,更增添了几分神秘莫测的色彩。
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跟随着他那并拢的双指。
第一次尝试。
沈清言眼神微凝,依照着脑海中太初传递来的、关于如何引导和释放那股被“言灵”调动的混合信力的微妙感觉,将剑指对着那处空地,轻轻一“点”。
指尖,毫无动静。
没有光芒,没有声响,没有气流,什么都没有。就像是一个完全不懂武功的人,在对着空气比划。
“噗嗤……”台下,不知是谁先忍不住低笑出声。
马狮虎紧绷的脸上,瞬间如同冰雪消融,露出了一个极其明显的、混合着讥讽与“果然如此”的笑容。他甚至故意侧过头,对着旁边一个弟子的镜头,耸了耸肩,摊了摊手,那意思不言而喻——看吧,露馅了吧!刚才肯定是巧合或者用了什么特殊手段!
方舟虽然没笑,但紧蹙的眉头也稍稍舒展了一些,心中暗道:“果然无法稳定复现吗?看来刚才那一次,可能是某种极其罕见的、我们尚未理解的物理现象巧合,或者……”
直播间的弹幕也立刻活跃起来:
“哈哈哈!果然不灵了!”
“我就说嘛,怎么可能真有剑气!”
“刚才肯定是特效或者障眼法!”
“沈先生加油啊!别被他们看扁了!”
沈清言对台下的反应恍若未闻,脸上适时的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困惑与不甘,仿佛一个认真练习却遭遇失败的学生。他微微蹙眉,收回手指,仔细端详了一下,喃喃道:“嗯?气机流转,似乎卡在‘风雷益’与‘天雷无妄’之间,未能贯通……”
他那副认真琢磨、煞有介事的样子,反而让一些观众觉得有趣,甚至有人开始相信他真的是在“尝试运功”。
第二次尝试。
稍作“调整”后,沈清言再次抬起剑指,这一次,他的动作更慢,更凝重,口中依旧念念有词:“……子丑之交,辰巳之交,午未之交……三气连珠,汇于商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说书人还是救世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说书人还是救世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