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如同浸透了浓墨的绸缎,缓缓覆盖了北区三岔口这片被都市繁华遗忘的角落。老文化礼堂像一头蛰伏在荒草中的疲惫巨兽,只有几扇临时修补好的窗户里透出昏黄的光线,在无边的黑暗中显得格外微弱而倔强。
礼堂内部,经过沈清言和侯小天连日来的奋战,总算有了几分“场地”的模样。虽然破旧的座椅依旧蒙尘,舞台幕布依旧挂着破絮,但至少中央区域被清理出来,摆放了二三十张从各个角落搜罗来的、高矮不一的凳子和破旧沙发,勉强算是“观众席”。舞台上方,悬挂着一盏侯小天不知从哪个废弃工厂淘换来的老旧聚光灯,光线昏黄且聚焦不稳,时不时还闪烁一下,营造出一种随时可能熄火的悬疑氛围。
今晚,就是“华山论剑”专场,也是“老沈故事汇(考古向)”的直播首秀。
侯小天紧张得在舞台侧面直搓手,时不时探头看一眼台下那稀稀拉拉、屈指可数的“观众”,又赶紧缩回来,对着沈清言小声道:“沈哥,人……人好像不多啊。”
岂止是不多。台下满打满算,坐了七八个人。主要是住在附近、被侯小天连哄带骗(以及宣称有免费合成茶水供应)拉来的好奇大爷大妈。他们揣着保温杯,穿着老式的棉麻衣服,脸上带着一种介于“看热闹”和“这地方是不是要拆迁了”之间的茫然表情。另外,还有两个穿着皮夹克、眼神四处打量、明显不像来听故事的年轻人,大大咧咧地坐在后排,嘴里叼着电子烟,烟雾缭绕——据侯小天观察,这俩很可能是附近其他娱乐场所派来“踩点”、看看这突然冒出来的破礼堂到底在搞什么名堂的竞争对手。
在线下,这场面已经寒酸得让人想落泪。而在线上,情况似乎……更加“热烈”。
沈清言用个人终端连接了一个老旧的外置摄像头,对准舞台,开启了名为“老沈故事汇(考古向)”的直播间。侯小天则充当临时导播,用另一个终端监控着直播后台数据。
直播间的标题,是沈清言深思熟虑后拟定的——“失传的武道巅峰!华山论剑今夜重现!见证被遗忘的传奇!”
标题带着一股浓浓的、试图吸引眼球的“震惊体”味道,与“老沈故事汇”这个朴实无华的名字形成了诡异的反差。
直播刚开启几分钟,在线人数如同蜗牛爬坡,艰难地突破了两位数,大部分可能还是误点进来的。评论区冷冷清清,只有侯小天用自己的小号发的几条尴尬的暖场弹幕飘过。
“欢迎各位家人来到老沈故事汇!”
“主播讲的都是真·历史,大家认真听哦!”
(无人回应)
就在沈清言调整呼吸,准备无视这惨淡的开场,按计划开始时,直播间的在线人数突然诡异地跳动了一下,瞬间从十几人蹿升到了五十多人,然后是八十多人……
然而,随之而来的并非欢迎和好奇,而是如同瘟疫般爆发的、铺天盖地的辱骂和嘲讽!
“骗子!又出来招摇撞骗了?”
“历史妄想症还没治好?这次换地方了?这破地方是哪个精神病院的后门吗?”
“还武道巅峰?笑死人了,能量检测仪准备好了吗?待会儿看看有没有能量反应!”
“已举报!传播虚假信息,误导公众!”
“大家快看啊,这就是上次被李博士实锤的那个说书的!”
“在线人数是不是都是托儿啊?台下那几个大爷大妈演技不错啊,一天多少钱?”
密密麻麻的弹幕,几乎完全覆盖了直播画面,言辞激烈,充满了恶意。显然是那位“科学打假人”李维博士的“粉丝”或者雇佣的水军闻风而来,有组织地进行刷屏攻击。
侯小天看着后台那飞速滚动的污言秽语,气得脸都红了,手指在终端上飞快操作,试图禁言、拉黑,但对方人数众多,账号层出不穷,他那点操作如同螳臂当车。
“沈哥!他们……他们太过分了!”侯小天急得额头冒汗。
台下,那几位大爷大妈似乎也察觉到了气氛不对,交头接耳起来。后排那两个“踩点”的年轻人,则露出了看好戏的讥讽笑容,其中一人还故意大声说道:“哟,开播就翻车?这运营水平不行啊!”
直播间的在线人数在辱骂声中一度逼近一百,但真正可能对故事感兴趣的观众,恐怕一个都没有。整个空间,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否定和敌意。
沈清言站在舞台中央,聚光灯将他略显单薄的身影投在背后斑驳的墙壁上。他能听到台下细微的骚动,能看到眼前悬浮的虚拟屏幕上那不堪入目的弹幕,更能感受到怀中《文明纪行》传来的、一丝微弱的、仿佛因外界强烈负面情绪而产生的滞涩感。
压力如同实质的海水,从四面八方涌来,试图将他淹没。
他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那气息带着老房子特有的灰尘和霉味,却仿佛也带着某种沉淀的历史气息。脑海中,闪过郭靖面对强敌时的沉稳,闪过关羽温酒斩华雄的孤傲,闪过无数在时间长河中坚持己道、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身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说书人还是救世主?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说书人还是救世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