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编码不是为了纪念。”苏芸继续说,“是为了对话。我们一直在单向广播,可月壤……它在听,也在回应。”
赵铁柱脸色变了:“你是说,我们写的‘我们为什么来’,它真看懂了?”
“不。”苏芸摇头,“它不是看懂文字。它看懂的是‘怎么写’——节奏、温度、结构。就像婴儿听母亲的语调,不是词义。”
林浩沉默着,调出母亲修复壁画时的现场记录。画面里,她正用矿物颜料一层层覆盖剥落的壁面,每一层都薄如蝉翼,却能在千年风沙中隔绝侵蚀。他放大涂层剖面——那些交错的矿物层,竟与斗拱的叠层逻辑完全一致。
“她们不是艺术家。”他低声道,“是材料工程师。”
就在这时,实习生小满的直播画面突然弹出在主控屏角落。她正对着镜头展示“工程师读古书治晶化”的标题,背景音里还能听见赵铁柱的怒吼:“我们是航天员,不是道士!”
弹幕瞬间爆炸。
“NASA看了都得笑死。”
“建议改名叫广寒宫道观。”
“下次直播跳大神吗?”
赵铁柱冲进直播间,一拳砸向打印头模型。塑料外壳碎裂,零件溅了一地。
“我们造的是未来!”他吼,“不是文物复原!”
林浩没拦他。等赵铁柱喘着粗气退下,他才走上前,调出母亲的修复录像,全息投影在穹顶下方缓缓展开。
“她用矿物层隔绝辐射。”林浩说,“原理是让能量在界面间反复折射。这叫‘材料编码’。今天我们用稀土合金,她们用朱砂、青金、云母——手段不同,逻辑相同。”
他顿了顿。
“传统不是过去。是另一种科学。”
苏芸接入《园冶》的“借景”算法,重新运行月壤应力模拟。这一次,她将“视觉通透性”转化为“能量流通性”,让结构在受压时自动开辟低阻通道。模拟结果跳出:抗裂性提升17%,且晶化反应被抑制在萌芽阶段。
“文化是协议。”她说,“不是装饰。”
夏蝉正调试全息投影仪,青花瓷茶盏搁在操作台边缘。当苏芸说出这句话时,茶盏突然轻震,内壁泛起一圈涟漪。下一秒,投影屏无端亮起——《千里江山图》的局部山水浮现,山脊线与穹顶主梁的受力曲线完全重合。
没人说话。
林浩盯着那幅画,忽然伸手摸向腕表。星图仪零件微微发烫,指针缓慢偏转,指向“昴宿”方向。
苏芸的音叉在口袋里轻颤,像在回应某种频率。
陈锋握紧匕首,脉冲信号再次出现,0.4秒,精准如钟。
林浩调出《营造法式》的原始扫描件,指尖划过一行小字:“凡立柱,必留一线之隙,以通天地之气。”
他输入指令:“将所有承重结构的密实度下调1.2%,植入‘一线之隙’协议。”
系统开始加载。
屏幕闪烁的瞬间,敦煌壁画中的六边形结构在数据流深处一闪而过。
茶盏里的水纹还未平息。
喜欢月球计划:广寒工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月球计划:广寒工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