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看这些花岗岩、汉白玉、青岗岩,都是上好的雕刻材料。”
“用这些石材雕刻出来的作品,保证能长久保持原样,经受岁月的冲刷。”
“老板,您总不会想送一件经不起时间消磨的礼物吧?”
“别说传给后代了,如果礼物在我们这一代就出现磨损,传出去该多丢人!”
说实话,闫奇确实被石材厂老板说动了。
既然要给学校送匾额,总得选个像样的。
毕竟,这是给自己女儿长脸的事。
万一送的匾额在自己这辈就出了问题,
自己倒无所谓,女儿却可能被人说闲话。
何况,练手的话,什么石材不行呢?
既然要挑,不如选密度最大的花岗岩。
这材质密实,风吹日晒都不容易出问题。
于是闫奇改了主意,问道:
“花岗岩怎么卖?”
老板一听他要买花岗岩,脸色立马热情起来。
“我们的花岗岩分几个等级,您需要哪一种?”
闫奇心知他又要变着法儿赚钱,不动声色地问:
“都是什么价位?”
老板眉飞色舞地介绍:
“三等花岗岩比较便宜,产自燕京附近的石场,质地稍差,一吨一百块。”
“二等是从南疆运来的,质地密实坚硬,一吨五百。”
“一等是国外进口的,结实耐用,一吨一千。”
好家伙,这老板真敢开口。
南疆运来的石料,就算闫奇不太懂行,也清楚五百一吨的水分有多大。
更别说所谓的“进口花岗岩”
了。
这年头进口材料本来就少,这么个小石材厂,怎么可能分到进口货?
明显是忽悠外行的。
想骗闫奇?门都没有。
最后,闫奇以每吨五十的价格,挑了一块老板口中最低等的花岗岩。
虽然老板一脸铁青,像是亏了大本。
闫奇心里明白,即便对方开价五十元一吨,这笔买卖依然有得赚。
可做事不能太绝,这儿毕竟是别人的地盘。
这年头,真敢动手的狠角色不是没有。
自从服下“醉生梦死”
药丸、经历了一番别样人生之后,闫奇醒来就像是变了个人。
他依然会咄咄逼人,依然会为某些事痛心,但也渐渐懂得了人情世故。
也许,这就是成长,是人在红尘中慢慢的变化。
买好石材,闫奇没有立刻离开。
他请石材厂老板帮忙,把花岗岩切成了几块。
要是运回燕京再切,就太麻烦了。
花岗岩密度大,一吨的石料看起来并不多。
闫奇忍不住心头的好奇,向老板开口:“老板,借我一套斧凿之类的石雕工具用用。”
老板一脸疑惑:“您该不会是想在这儿直接刻吧?”
闫奇意气风发地一挥手:“拿来就是,不行我加钱。”
老板连忙摆手:“我们这雕刻师傅多,借您一套工具不算什么,不用加钱。”
石材已经让他赚了钱,就算赔掉一套工具,他也还是赚。
老板没多犹豫,转身就去借工具了。
那几块花岗岩,在闫奇的要求下,被切成了大小不一的几十块,每块都不大。
要在这么小的石头上动刀,手上功夫可不简单。
这个年代机械设备虽然也有,但这家石材厂显然用不起。
听说有客户要当场雕刻,厂里的师傅们纷纷放下手里的活儿,围上来看热闹。
很快,闫奇身边就聚起了一圈人。
他接过老板递来的工具。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师傅也跟着来了——他是这套工具的主人,也是厂里唯一的八级雕刻大师。
听说来了个年轻老板要动手雕刻,老师傅也好奇地跟了过来。
毕竟,这行吃天赋,不是谁都能入门的,年轻雕刻师傅可不多见。
可是,一瞧闫奇握工具的姿势,老师傅就轻轻摇了摇头。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看到闫奇握凿的手法,这位八级雕刻大师立刻明白,眼前这年轻人完全是个“青头”
。
所谓的青头,就是刚入门的学徒,甚至还算不上行内人。
他正失望地打算离开,却听见年轻人手中锤凿急速落下。
“叮叮咣咣!”
大师惊讶地回过头。
他没想到,这个看似青头的年轻人,下凿竟能如此之快。
小型石料为何难刻?特别是坚硬的花岗岩?
因为这类材质在局部雕刻时,极考验手腕的力道。
力道大了,石料可能崩坏;力道轻了,又刻不动多余部分。
此地的雕刻工具相对落后,要在小块硬石上下凿,速度、角度与力度都需精准掌控。
而闫奇下凿迅猛,每次凿击都有石屑飞溅,可见力道之大。
单说这大胆下凿的功夫,就非一般人所能掌握。
一般刚入门的雕刻师,在处理这类坚硬小料时,都会先用模具固定石料,以保证下凿的准确与力道的反馈。
总之,没有足够经验,是不敢不借助辅助工具就直接动手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旅行青蛙带回我家地契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四合院:旅行青蛙带回我家地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