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的航船在发展的长河中乘风破浪,但船体之下,由工业化带来的生态暗礁早已密布。
凌笑此刻所凝视的,正是其中最庞大、也最凶险的一座——气候变化。
双碳目标,这四个字背后是整个国家未来数十年的产业转型、能源革命与社会阵痛,是一场波及十四亿人的浩大工程,容不得半点侥幸。
他坐在书房里,指尖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桌面画着圈,脑海中却在进行着一场风暴般的推演。
传统的路径清晰可见:关停高污染工厂,推广新能源汽车,大力发展光伏风电,植树造林……每一项都是千头万绪,牵扯着无数人的饭碗与地方的经济命脉。
这就像要为一位体型庞大的巨人更换全身的血液与骨骼,工程浩大,耗时漫长,且过程必然痛苦不堪。
“太慢了,也太笨了。”凌笑的目光穿透窗户,望向远处被薄雾笼罩的城市天际线,轻声自语。
他拥有的系统之力,本质上是对世界底层规则的修改权限。
如果还用凡人的思路,一砖一瓦地去搭建空中楼阁,那无疑是对这份伟力的最大浪费。
“系统,”他在心中发问,语气平静而坚定,“我有一个想法。直接干预能源结构或工业流程,就像是去修补巨人身上亿万条破损的毛细血管,过于具体,也过于繁琐。但如果,我能直接改变血液本身的性质呢?”
这个比喻让他的思路豁然开朗。
问题的核心是二氧化碳,是碳排放。
那么,能否从概念的源头,直接对“碳”做文章?
他站起身,在房间里缓缓踱步,一个大胆甚至可以说是狂妄的构思在他心中逐渐成型。
“与其去减少燃烧的煤,不如让燃烧的煤产出更少的‘有效’温室气体。与其去种更多的树,不如让现有的每一片绿叶、每一寸土壤,都能更高效地吸收碳。我要走的,是一条捷径。”
他停下脚步,眼中闪烁着智慧与决断的光芒。
他已经不需要再犹豫了。
“系统,锁定目标,以我国全境为范围。”凌笑的声音在意识中回荡,清晰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第一目标:献祭化-石能源消费过程中,其‘碳元素向二氧化碳转化并排入大气的效率’这一概念。使其大幅降低。”
“第二目标:强化我国境内所有森林、草原、湿地、农田等一切生态系统的‘净碳汇能力’这一概念。使其显着提升。”
他刻意对系统补充了一句解释,这既是下达指令,也是在梳理自己的逻辑:“明确一点,我的操作不是为了凭空消除碳排放,而是从根本上降低单位化石能源消耗所产生的气候变化影响;我也不是在创造新的碳吸收能力,而是在激发并强化自然本身就拥有的潜力。”
这是一种无比精妙的平衡术。
工业文明从自然界掠夺了发展的能源,打破了亿万年来形成的碳平衡。
而凌笑现在要做的,不是粗暴地禁止掠夺,而是用一种更高维度的力量,将这份平衡以一种超乎想象的方式,“还”给自然。
“确认执行,预计消耗强化点八百万点。是否确认?”系统的提示音冰冷而机械。
“确认。”
没有惊天动地的光影特效,也没有毁天灭地的能量波动。
就在凌笑确认指令的瞬间,一股宏大到无法描述,却又精微到难以察觉的无形律令,如水银泻地般,瞬间覆盖了这片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北方的大型燃煤发电厂,高耸的烟囱依旧喷吐着白色的烟气,但在微观层面,那些本应与氧气激烈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碳原子,似乎有极小的一部分变得“惰性”了起来,它们以其他更稳定、对温室效应贡献更低的形式存在着。
在钢铁高炉旁,焦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并未改变,但其最终产物对大气温度的影响系数,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悄然修正。
在城市的车水马龙间,无数汽车的尾气管中,排放物的“温室潜力”被莫名其妙地削弱了。
与此同时,在南方的广袤林海,每一片树叶的叶绿体,其光合作用的效率都得到了微不可查的提升,它们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变得更强。
在西部的高原草甸,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被激活,固碳能力悄然增强。
东部的沿海湿地,那些不起眼的滩涂,分解与吸收甲烷等温室气体的速率正在加快。
这一切的改变,都发生在现实规则的底层。
对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来说,天空依旧是那片天空,呼吸的空气也没有任何不同。
没有人知道,就在刚才那一刹那,决定他们未来命运的一条关键曲线,已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强行拨向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变化的效果,需要时间来验证。
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一场风暴在国家的顶尖科研机构和环境监测部门内部悄然酝酿。
起初,只是个别监测站的数据出现了异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