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仅是解决问题,更是在创造一种和谐的秩序。
“说得太好了,苏雯。”凌笑由衷地赞叹道,“就按你说的办。”
他闭上眼睛,意识再次与系统深度链接。
这一次,他的指令变得无比精确。
“系统,锁定目标大城市因建筑布局不合理而产生的‘风道阻塞’负面状态概念。不必移动任何实体建筑,而是从概念层面,对其进行‘气流引导性’优化重组。”
“同时,锁定其城市绿地系统,包括所有公园、绿化带、街边林木,将其‘微型气候调节’效能概念进行强化,并根据‘渗透性’原则,优化其促进空气流通和蒸腾降温的潜在功能。”
系统的界面上,复杂的概念模型开始构建,精确地对应着苏雯刚才指出的所有关键点。
一个预计消耗点数的数字在屏幕上跳动着,最终稳定了下来。
凌笑深吸一口气,下达了最终的指令:“执行献祭,目标范围:锁定城市及周边区域!”
“指令确认,开始执行概念献祭。本次消耗点数:2,500,000点。”
刹那间,凌笑感觉到一股庞大却又无比精微的力量从星屿延伸出去,跨越空间,精准地覆盖在了现实世界那座燥热的都市之上。
没有地动山摇,没有狂风大作,一切都发生在意想不到的层面。
在那个无人能观察到的概念世界里,原本拥堵、错乱的城市“风路”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轻柔地梳理了一遍。
一些建筑群之间看不见的“气墙”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顺畅的“引导通道”。
城市里每一片绿地的概念属性都被悄然改写,树木的每一次摇曳,叶片的每一次蒸腾,仿佛都变得更富有韵律,它们所释放出的那一点点清凉,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巧妙地放大,并顺着新建构的微风廊道,吹向了城市的每个角落。
仿佛整座被闷得喘不过气的城市,终于长长地、舒畅地,吸入了一口新鲜空气。
做完这一切,凌笑看了看剩余的点数,还有六百多万,足够他再做很多事情。
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
但从第二天开始,一些居住在城市里的敏感人群,隐约察觉到了一丝不同。
“奇怪,今天晚上好像没那么闷了?”一个刚下班的白领走在回家的路上,一阵夹杂着小区花园草木清香的微风拂过他的脸颊,让他精神为之一振。
他记得很清楚,昨天同样的路线,空气还是凝滞的。
这样的感受,在接下来的几周里,变得越来越普遍。
市民们发现,以往夏天里那种持续的、令人窒息的闷热感,似乎真的缓解了不少。
尤其是在傍晚时分,总能从一些意想不到的街巷间,感受到一阵阵此前数年都未曾体验过的、令人无比舒爽的“穿堂风”。
市电力公司的报告显示,该季度居民空调用电量出现了有记录以来的首次小幅下降。
城市公园和河滨步道上,夜间出来散步、活动的市民也肉眼可见地增多了。
这些微妙的变化,自然也引起了专业人士的注意。
京城气象局和城市规划研究院的专家们,对着近期的气象数据和城市热成像图,开了好几次研讨会。
他们确实观测到,城市的通风条件和局部微气候出现了“异常的良性改善”,尤其是在几个老旧的、以通风不畅闻名的商业区,改善效果尤为明显。
但问题在于,这种改善找不到任何源头。
近期没有任何大型的城市改造工程,也没有拆除任何关键建筑。
所有的数据变化,虽然显着,但都还在理论上的“合理波动范围”之内。
最终,经过反复论证,专家们得出了一个听起来最科学、也最无奈的结论:这或许是“一系列微小有利因素,如大气环流的偶然变化、周边污染物排放的短期减少、以及城市绿化覆盖率的微量提升等,意外叠加后产生的一种良性共振效应”。
这个结论被写入了官方报告,成为了学术界一个有趣的小案例,随后便被更多的城市新闻所淹没。
凌笑看着这些报道,只是淡淡一笑。
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润物细无声,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
这种源于幕后的满足感,远比站在台前接受欢呼更加让他着迷。
就在他心满意足地准备关闭信息界面,规划下一个“小目标”时,一种异样的感觉突然从他与系统的链接深处传来。
那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共鸣,仿佛他刚才的行为触动了某种深层的规则。
紧接着,他眼前那片熟悉、冷静的蓝色系统光幕,毫无征兆地闪烁了一下,一个清脆的、不同于以往任何提示音的悦耳声响,在他脑海中轻轻响起。
第126章 和谐的律动与星球的悲鸣
那一声悦耳的轻响,仿佛是玉珠落入银盘,清脆、悠远,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味,直接回荡在凌笑的灵魂深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