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春雨,比预料中来得更早,也更缠绵。
细密的雨丝如同一张无形的巨网,笼罩了整座城市,洗去冬日的最后一丝尘埃,也似乎在无声地滋润着某些早已干涸的东西。
凌笑没有出门,他只是站在落地窗前,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地。
系统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带着一丝不同寻常的波动,那是由海量数据分析后得出的,近乎于惊叹的情绪。
“宿主,自‘春雨计划’启动以来,全社会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关键指标,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正向偏转。”
屏幕上,一条条数据流瀑布般刷新。
曾经居高不下的“润学”关键词搜索指数,在过去的一周内呈现断崖式下跌,跌幅超过百分之九十,几乎从网络热词中除名。
取而代之的,是“国产芯片最新进展”、“新一代可控核聚变实验堆”等科技类词条的爆炸式增长。
各大社交媒体上,关于国货品牌设计、质量、性价比的讨论帖,第一次在数量和热度上全面压过了对国外奢侈品牌的追捧。
“舆论风向已彻底扭转,”系统的报告简洁而有力,“极端负面言论的市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萎缩,取而代之的是更具建设性的批评与讨论。我们监测到,一篇深度报道某高原地区戍边科学家的文章,在发布后十二小时内,获得了超过三亿的阅读量和近千万的自发性转发,评论区几乎被‘这才是我们该追的星’所淹没。”
凌笑的指尖轻轻划过冰冷的玻璃,仿佛能触摸到那雨丝背后的脉动。
他不需要系统的报告,也能感受到那股正在悄然汇聚的暖流。
上周末,他去了一趟大学城。
在一家咖啡馆里,邻座几个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正在激烈地讨论。
他们争论的焦点不再是某个国外的明星,也不是哪款新出的游戏,而是一款刚刚发布的国产手机与国际大牌旗舰机之间的优劣。
“……它的影像系统这次真的下了功夫,夜景算法的优化肉眼可见,别再抱着老黄历说国产就是不行了。”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据理力争。
“我承认它进步很大,但生态系统还是短板。不过,看到他们愿意投入研发,而不是单纯模仿,我已经准备支持一部了。”另一个女生理性地分析着,“总得有人给他们成长的机会和时间。”
他们的对话中,没有了以往那种近乎盲目的崇拜,也没有了自怨自艾的贬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视的、理性的、带着期许的审视。
这种变化,细微却坚实,如同雨后从石缝中钻出的嫩芽,充满了生命力。
这股潜移默化的改变,普通人或许只是觉得最近的社会风气好像清朗了不少,但对于那些时刻把脉社会动向的“观察者”们而言,这无异于一场认知上的海啸。
京城,某高级别智库的闭门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气氛凝重。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指着投影幕布上一条陡峭上扬的红色曲线,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无法解释!这完全不符合任何已知的社会学模型!”
那条曲线代表的是“国民文化自信指数”,在过去的半个月里,它以一种毫无征兆的方式,摆脱了长达数年的平缓波动,实现了爆炸性的增长。
“我们复盘了近期所有的重大政策、新闻事件、文化产品,没有任何一个能够成为引爆点。”另一位分析师疲惫地揉着太阳穴,“这更像是一种……一种集体潜意识的自发性觉醒。就好像一夜之间,大部分人突然想通了什么。这种现象,已经超出了我们能够理解的范畴。”
会议室陷入了死寂,只有投影仪风扇的嗡嗡声在回响。
他们是这个国家最顶尖的大脑之一,却对发生在自己国土上的积极变化束手无策,无法给出任何逻辑自洽的解释。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
一份被标记为“最高机密”的简报,正通过加密渠道,送往一间窗外能俯瞰整个城市夜景的办公室。
简报的标题触目惊心——《关于目标国社会凝聚力异常增强现象的初步研判》。
“……综合多渠道情报分析,目标国社会内部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向心力聚合。其表现为民族自豪感的非线性提升、对外部文化输入的理性审视、以及对国家发展路线的高度认同。这种转变的速度和广度,已经严重偏离了我们基于其社会开放性所做的长期预测模型。”
“我们有理由怀疑,”简报的最后一段,用加粗的字体写道,“目标国可能已经掌握了某种我们尚不知晓的,足以在宏观层面影响和塑造群体意识的先进技术。我们暂且将其命名为——‘社会意识形态塑造工程’。该技术的存在,将从根本上改变地缘战略的博弈规则,其威胁等级,应被置于最高优先序。”
外界的惊疑与猜测,通过系统筛选,化为一行行冷静的文字,呈现在凌笑面前。
他看着这些报告,脸上没有丝毫的意外,心中涌动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宁静与满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