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评审由苏清辞、几位退隐的绣艺泰斗、翰林院画院代表以及知名鉴赏家共同组成。他们穿梭于各个展位之间,时而为传统技法的登峰造极而颔首,时而为大胆新颖的创意而驻足讨论,时而又为某些融合作品中略显生硬的部分提出中肯建议。
萧惊寒虽不通绣艺,却也陪着苏清辞巡视展区。他沉默地走在后面,目光掠过那些精美绝伦或构思奇巧的绣品,最终落在那些或因激动、或因紧张、或因自豪而脸庞泛光的绣娘身上,尤其是那些来自各地分院、眼神中充满自信与朝气的年轻面孔,冷峻的眉眼间亦不禁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
“百花齐放,名副其实。”他低声对苏清辞道。
苏清辞眼中光华流转,看着这满园春色,心中感慨万千。她看到了《绣典》不再是书架上的典籍,而是化为了绣娘手中活的灵魂;看到了各地分院不再是总院的简单复制,而是开出了独具地方特色的花朵;看到了传统在坚守中升华,创新在碰撞中迸发,融合在探索中深化。
“是啊,”她轻声回应,语气中满是欣慰,“这才是编纂《绣典》、创办绣院的真正意义所在。不是树立一个唯一的标杆,而是激发无穷的可能。”
经过数日紧张的展示与评议,百花会最终评选出了各类奖项。有表彰传统技艺极致的“天工奖”,有鼓励大胆创新的“奇巧奖”,有肯定融合探索的“融汇奖”,更有嘉奖那些默默耕耘、惠泽民间的“蕙质奖”。获奖者中,既有名宿大家,亦有崭露头角的年轻绣娘,更有像素云这样扎根底层的代表。
当获奖名单公布,百工苑内欢声雷动。无论是否得奖,每一位参与其中的绣娘,都在这场盛会中开阔了眼界,激发了灵感,找到了方向。
首届大靖绣艺百花会,在一片绚烂与希望中圆满落幕。它如同一场盛大的宣告,向世人展示了在《绣典》指引与绣院体系推动下,大靖绣艺界迎来的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古老的绣艺,在这个最好的时代,正焕发出无比蓬勃、无限多样的生命力。而这繁荣的景象,也正是“靖安”盛世最为生动、最为瑰丽的注脚。
喜欢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