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骥见势不妙,急忙再次高声说道:王爷此言差矣!纵使其未动用国帑,然王妃身份特殊,其一举一动,关乎天家颜面,朝廷体统!长此以往,礼崩乐坏,纲常何在?
颜面?体统?萧惊寒终于踏前一步,玄色王袍无风自动,周身散发出凛冽寒意,本王只知道,能让万千百姓安居乐业,能让我大靖物产流通四海,能扬我国威于城外,便是最大的颜面,最好的体统!王妃以其所能,行利国利民之事,反倒是一些人,尸位素餐,只知空谈礼法,于国于民,可有半分建树?
他目光如电,直刺王骥:太傅若觉女子不应有所作为,那当年叛军围宫,王妃以身挡箭,护卫陛下之时;于烈火之中,抢救典籍,护卫文脉之时;创办互助总会,安定万千女子生计之时,太傅又在何处?可曾以这、,去挡过叛军的刀锋,救过一本典籍,安抚过一个孤女?
这番话,如同惊雷炸响在太极殿中!
萧惊寒鲜少在朝堂上如此长篇大论,更从未如此直接地为苏清辞辩护。此刻,他字字铿锵,将苏清辞实实在在的功绩摆在面前,与王骥等人空洞的礼教指责形成鲜明对比。许多中立甚至原本对苏清辞有所微词的官员,此刻也不禁暗自点头。
王骥被问得踉跄后退一步,脸色由红转白,指着萧惊寒,嘴唇哆嗦着,却再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他身后那些附议者,更是噤若寒蝉,不敢再发一言。
然而,就在萧景澜准备开口为这场争论定下基调时,王骥仿佛突然想到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再次挺直了佝偻的脊背:
王爷巧言令色,老臣辩不过您!但老臣还是要说,此事关乎祖宗法度,绝非儿戏!若陛下与王爷执意纵容,老臣......老臣只好告老还乡,以示抗议!
这话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寂静。
以辞官相逼,这是老臣们在道理上说不过时最后的杀手锏。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年轻的皇帝身上,等待着他的决断。
萧景澜看着下方须发皆白、一副忠臣死谏模样的王骥,又瞥了一眼面色冷峻的皇叔,心中已然明了。这场争论,表面上是关于商队之事,实则是新旧观念、不同势力的一次正面碰撞。
他缓缓站起身,明黄色的龙袍在晨光中闪耀着威严的光芒。年轻的帝王环视满殿臣工,声音清越而沉稳:
太傅年事已高,若有归隐之意,朕自当成全。
这话说得云淡风轻,却让王骥猛地抬起头,不敢置信地看向龙椅上的年轻君主。他本以为皇帝会挽留,会妥协,却没想到......
不过,萧景澜话锋一转,目光扫过那些面露惊惶的保守派官员,在太傅告老之前,朕还有几句话要说。
殿内静得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所有人都意识到,年轻的皇帝要亲自下场了。
这场因一支商队而起的朝堂之争,远未到结束的时候。而远在靖安王府内,对这场因她而起的风波,苏清辞尚且一无所知,她正为商队的最终筹备做着最后的准备。
喜欢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绣染山河:大靖女先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