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就任参军已过半月。这半月来,他并未急于揽权或表现,而是凭借着闻仲所赐虎符与玉简,默默熟悉军中事务,研习雷法阵术,同时以神念仔细感知禹州城及周边地区的灵气流向与地脉动静。闻仲所赠《玉枢宝经》心得虽非截教核心真传,却也是系统正宗的玄门雷法,对他理解这个世界的能量运转、尤其是雷霆法则,大有裨益。结合自身对法则的独特感悟,修为虽未突破,但对力量的掌控和应用却愈发精妙圆融。
这一日,闻仲召其入帅府。
“李参军,近来可还适应?”闻仲端坐案后,处理着军务文书,头也未抬地问道。
“回太师,军中诸事已初步熟悉,多谢太师关怀。”李靖拱手应答。
“嗯,”闻仲放下笔,抬头看向他,目光如电,“今日有一事,需你代老夫前往处理。”
他取出一封简报,递给李靖:“据报,城西三百里外,黑风峪附近几个村落,近日有外来修士活动,与当地土着的巫祀发生冲突,已伤数人,民情有些动荡。地方守军介入,却难以调停。据报,那些外来修士自称来自西方极乐净土,言语奇特,功法也迥异于中土。”
“西方教?”李靖眉头微蹙,接过简报迅速浏览。简报中提到,那些西方修士劝导村民信奉其教,捐赠财物修建庙宇,并许诺往生极乐,得大自在。而当地村民多年信奉一脉相传的巫祀,祭祀山神土地,祈求风调雨顺。双方因信仰和争夺信众而起冲突,西方修士人数不多,但手段诡异,能言善辩,已使得部分村民动摇。巫祀一方则较为蛮横,动辄以巫术威胁,反而激化矛盾。
“西方教…”闻仲冷哼一声,额间神目似有雷光一闪而逝,“其教义看似慈悲,实则最重因果缘法,度化信众,扩张极快。近年来,其触角已渐渐伸入东土,与吾玄门、乃至人族本土祭祀,屡有摩擦。黑风峪虽偏僻,却是连通东疆与内陆的一处要隘,不可放任不管。”
他看向李靖:“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军方直接强力镇压,恐落人口实,反助长其‘受苦受难’之说。需一机敏之人,前去调停查探,明晰其意图,约束双方行为,以安抚地方为主,确保边境安稳。老夫思来想去,你心思缜密,见解独到,并非一味崇尚武力之人,正适合处理此事。便由你带一队亲兵,前往黑风峪处置,如何?”
李靖心知这是对自己能力的又一次考验,也是融入军中后第一次独立执行任务,当即肃容道:“末将领命!定当妥善处置,平息事端。”
“好!”闻仲点头,“记住,原则是不得扰民,不得让西方教肆意扩张,亦不可偏袒巫祀,欺压外来修士。凡事,以我东疆安定为重,以人族利益为先!”
“谨遵太师教诲!”
半个时辰后,李靖点齐五十名精锐骑兵,皆是气息彪悍、久经沙场的老兵,一路烟尘,朝着城西黑风峪方向疾驰而去。
黑风峪地处丘陵地带,山峦起伏,道路崎岖。此地灵气相较于禹州城要稀薄许多,民风更为彪悍闭塞。沿途村落大多贫穷,村民面黄肌瘦,眼中带着对陌生军马的敬畏与惶恐。
越靠近冲突核心区域,空气中的气氛越发凝重。隐约能感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能量气息在交织碰撞:一种是 earthy、粗犷、带着血腥与草药味的巫力;另一种则是空灵、祥和,却无孔不入、带着强烈精神感染力的佛光(西方教法力)。
到达简报中所指的磨盘村时,只见村口围了不少村民,分成两派,正在激烈争吵。一派以一名身穿葛布、脸上涂着油彩、手持骨杖的老巫祀为首,身后跟着一些较为传统的村民;另一派则围着几名身穿粗布僧衣、头顶戒疤、面容祥和的修士,这些修士身后也跟着一些眼神热切、仿佛找到归宿的村民。
中间则是一小队当地守军,面露难色,勉强维持着秩序。
“都闭嘴!参军大人到了!”李靖的亲兵队长一声大喝,声如洪钟,顿时压过了现场的嘈杂。
所有目光瞬间集中到端坐马上的李靖身上。见他如此年轻,且气息似乎并不如何强大,不少人眼中露出怀疑之色。
那老巫祀率先反应过来,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哭诉道:“将军!大人!您可要为我们做主啊!这些外来和尚,妖言惑众,要拆了我们祖祖辈辈祭祀的山神庙,改供他们的什么佛爷!这是要绝了我们山神的香火,惹怒山神,降下灾祸啊!”他身后的村民也纷纷跪倒哭诉。
那几名西方修士见状,为首一位中年模样的僧人上前一步,双手合十,微微一礼,声音温和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阿弥陀佛。贫僧慧觉,见过参军大人。我等并非妖言惑众,乃是见此地百姓生活困苦,精神迷茫,特来传播我西方极乐净土之大法,导人向善,脱离苦海。修建精舍,乃是为众生提供一个清净礼佛之所,积累功德,以求来世福报,乃至往生极乐,得大自在。至于巫祀所言山神…世间万物皆有灵,然唯有皈依我佛,方能得真正超脱。巫术血腥,以牲祭神,实非正道,徒造杀孽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洪荒之塔镇诸天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洪荒之塔镇诸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