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离去时的脚步很轻,灰褐色的贴里下摆扫过乾清宫的金砖,竟没发出半分声响。这位昔日权倾朝野的 “九千岁”,此刻像个谨小慎微的老仆,连头都不敢回,唯有鬓角花白的头发随着步伐微微颤动,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朱由检站在西偏殿的窗边,看着那道佝偻的身影消失在宫墙拐角,眼中没有丝毫波澜 —— 对他而言,魏忠贤只是一枚被磨去棱角的棋子,榨取其剩余价值的同时,更要将其牢牢钉在可控的轨道上,既不能让他再起风浪,又要借他的手撬动海运与东厂的旧盘。
连续多日的高强度博弈让朱由检有些疲惫,他抬手揉了揉眉心,指腹触到温热的皮肤,才发觉自己竟出了层薄汗。午后的雨刚停,潮湿的风从半开的窗缝钻进来,带着宫墙下泥土与青草的气息,稍稍驱散了殿内残留的龙涎香郁气。他转身走回西暖阁,这里是他平日批阅奏疏的私密所在,靠窗的位置摆着一张紫檀木书桌,上面摊着几份未看完的奏折,最上面那份是毕自严递来的户部改革章程,墨迹还未完全干透。
朱由检随手拿起书桌上一块温润的白玉佩,玉佩是先帝天启帝临终前赠予他的,上面雕刻着简单的云纹,边缘已被摩挲得光滑发亮。他将玉佩举到窗前,雨后的阳光透过琉璃瓦折射进来,在玉佩上晕开一层柔和的光晕。“王承恩,你说这魏忠贤,像不像这块玉佩?” 他忽然轻笑一声,声音里带着几分玩味,“看着光鲜时,人人都想捧在手里,可真要摔在地上,一碎就成了没用的废料。倒是那些砌在宫墙上的砖石,看着普通,却能撑着这座宫殿历经风雨。”
王承恩侍立在旁,早已练就了揣摩圣意的本事,闻言躬身道:“皇爷圣明。只是眼下这些‘砖石’怕是都慌着躲雨呢 —— 魏公公倒台的消息传出去,不少曾与魏党有过往来的官员,都在担心自己会不会被牵连,连六部的文书都慢了半拍。”
“所以朕得给他们递把伞,再吃颗定心丸。” 朱由检将玉佩放回锦盒,指尖在盒盖上轻轻敲了敲,“去请施先生、黄先生、张先生来暖阁。就说雨后初霁,朕新得了雨前龙井,请他们来一同品茶赏景。”
王承恩刚要退下,朱由检又补充道:“让小厨房用宣德炉煮水,茶具用那套成化青花缠枝莲杯 —— 别太张扬,却也得让他们知道,朕待他们是不同的。”
“老奴遵旨。” 王承恩躬身退去,脚步轻得像羽毛,生怕惊扰了这难得的平静。
此时的内阁值房内,施凤来、黄立极、张瑞图三人正坐立难安。施凤来作为首辅,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官袍上的仙鹤补子,脑子里反复回放着今早朝会上的场景 —— 魏忠贤虽未被治罪,却已交出司礼监与东厂的权柄,皇帝那句 “保其性命,夺其权柄” 的话,像块石头压在他心上。他想起天启年间,为了自保,他曾在魏忠贤的生祠碑文中题过 “辅国安邦” 四字,如今想来,这简直是要命的把柄。
“首辅,陛下突然召我们去暖阁,不会是要清算旧事吧?” 黄立极坐在一旁,脸色有些发白。他去年处理漕运阻滞时,为了尽快疏通河道,曾请魏忠贤的亲信太监李永贞协调过地方卫所,虽说是为了公务,可如今李永贞已被列入 “魏党核心” 名单,他怕自己被牵连进去。
张瑞图则捧着一卷字帖,眼神却没落在纸上。他的书法在京城闻名,天启末年,魏忠贤曾请他为东厂题写 “忠君报国” 匾额,他虽推脱不过,却也只写了楷书,没敢用自己最擅长的行书 —— 可即便如此,“与阉党有染” 的帽子,还是可能扣到他头上。“二位不必过于担忧,” 他强作镇定,“陛下刚登基,需稳定朝局,未必会大肆清算。” 话虽如此,他的手却悄悄攥紧了字帖的边角。
没过多久,王承恩的声音在值房外响起:“陛下有请三位阁老,移步乾清宫西暖阁。”
三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 “赴死” 般的决绝。施凤来整理了一下官袍,深吸一口气:“走吧,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当他们走进西暖阁时,却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 —— 年轻的天子正站在窗边的小几旁,亲手摆弄着茶具。宣德炉里煮着的泉水 “咕嘟” 冒泡,蒸腾的热气带着淡淡的茶香;桌上摆着的成化青花杯,杯身绘着缠枝莲纹,青料浓艳,一看就是珍品。朱由检见他们进来,竟放下手中的茶壶,笑着招手:“三位先生来得正好,朕刚泡好雨前龙井,这茶得趁烫喝,才能品出醇厚的香气。”
这反常的和蔼让三人更加不安。施凤来硬着头皮率先行礼,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臣施凤来、黄立极、张瑞图,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免礼,都坐。” 朱由检亲手将三人引到小几旁的椅子上,又拿起青花杯,给每人斟了半杯茶。茶水碧绿,漂浮着几片细嫩的茶叶,热气氤氲中,茶香扑鼻而来。“尝尝,这是浙江巡抚刚送来的新茶,据说今年春天下雨少,茶叶长得格外厚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