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篷马车脱离了使团大队,如同溪流中一片落叶,悄无声息地滑入那条被荒草半掩的偏僻山道。车轮碾过碎石与裸露的树根,发出单调而固执的吱呀声响,在这空寂的山林间回荡,反衬得四周愈发幽深静谧,连鸟鸣虫嘶都似乎被这沉沉的寂静吞噬了。
王悦之靠坐在微微颠簸的车厢内,紧绷了许久的神经终于得以稍稍松弛,但那双清亮的眸子深处,警惕之色却未曾减褪半分,如同暗夜里依旧闪烁的寒星。他悄悄抬起眼睑,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对面闭目端坐的山阴先生。这位须发皆白的老者,面容平静得如同古井深潭,不起丝毫涟漪,仿佛方才驿站里那场刀光剑影、生死一线的风波,以及随后那果断决绝、堪称神来之笔的“金蝉脱壳”之计,于他而言,不过是旅途中一段微不足道的小插曲。尤其是那枚能令边军都尉瞬间色变、态度陡转的神秘铜符,其背后所隐藏的势力与能量,恐怕远比王悦之此刻所能揣测的,更加幽深难测,如同隐藏在云雾后的重重山峦。
“先生,”王悦之斟酌着词句,打破了车厢内的沉默,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感激与一丝尚未完全平复的后怕,“方才驿站之中,多蒙先生出言周旋,又谋划脱身良策。若非先生力挽狂澜,晚生……晚生恐怕已遭不测,落入九幽道那些妖人之手,生死难料。”他再次刻意强调了“晚生”二字,将自身牢牢定位在需要长辈庇护的弱势位置,姿态放得极低。
山阴先生缓缓睁开眼眸,那目光不似老者浑浊,反而澄澈平静,落在王悦之脸上,嘴角似乎牵起一丝若有若无、难以捉摸的浅淡笑意:“小友过谦了。若非小友心细如发,机警过人,识破妖人伪装于前,又以……呵呵,‘非常之法’巧妙搅乱局面于后,老夫纵然有些手段,恐怕也难以寻得契机,施展这后续的脱身之策。说到底,你我如今同坐一舟,共渡险关,守望相助,本是理所应当之事。”
他话语中轻描淡写地点出了“非常之法”四字,显然早已将王悦之那些故作惊慌、实则暗藏机锋的小动作看得通透,却并不点破,反而带着几分长者看待顽童般的调侃意味。王悦之心中微凛,如同被看穿了底细,只得干笑两声,不敢在此话题上深究,连忙移开视线,转而望向窗外,寻了个话头:“先生深谋远虑,晚生佩服。只是……我们此番改走小道,虽暂时避开了明处的眼线与大队的拖累,但前路茫茫,山深林密,是否……”
“是否更添几分莫测之险?”山阴先生自然而然地接过了他的话尾,声音平淡无波,仿佛在陈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大道虽平坦宽阔,却也是众目睽睽,步步惊心;小道虽崎岖难行,人迹罕至,却也未必没有柳暗花明之奇遇。王公子家学渊源,饱读诗书,这个道理,应当比老夫更明白才是。”他说话总带着这般玄妙的机锋,言语间云雾缭绕,让人难以窥探其真实意图的冰山一角。
驾车的阿竹,技艺娴熟得惊人,即便在这等崎岖不平、时而需要涉过浅涧的山路上,依旧能尽量保持着车身的平稳,显示出不凡的功底与耐力。如此默默行了大半日,日头渐渐西斜,金色的余晖将层林尽染,马车驶入一处更为荒凉僻静的山谷。两侧峭壁如刀削斧劈,高耸入云,投下巨大而浓重的阴影,谷中古木参天,藤萝缠绕,光线迅速黯淡下来,一股沁人的凉意从地底升起,弥漫在空气之中。
“先生,天色向晚,此谷幽深,林密路险,不宜夜间赶路。前方不远,依图所示,似有一处废弃多年的山神庙,或可暂作栖身之所,避一避这山间寒露。”一直沉默得如同石雕的阿竹,忽然开口,声音平稳低沉,不带丝毫情绪起伏。
山阴先生眼帘未抬,只是微微颔首,吐出一个字:“可。”
马车循着几乎被荒草淹没的小径又前行了一段,果然在一处背风的山坳里,看到了一座孤零零矗立的破败庙宇。庙墙早已倾颓大半,露出内里斑驳的泥胎,门扉歪斜地挂在一旁,随风发出轻微的吱呀声响,蛛网如同灰色的幔帐,遍布檐角梁间,一股陈年灰尘与潮湿霉菌混合的气味隐隐传来,显然已是荒废了不知多少年月。然而,比起在危机四伏的荒野中露宿,此地总算是个能勉强遮风挡雨、隐匿行藏的所在。
阿竹将马车驱至庙旁一处林木较为茂密、从外面不易察觉的角落停下,他先是如同灵猫般悄无声息地绕庙一周,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处可能藏匿危险的阴影,确认并无猛兽潜伏或他人近期活动的踪迹后,这才返身,护着山阴先生和王悦之,小心翼翼地踏入这破败的庙门。
大殿内更是残破不堪,原本供奉的神像早已坍塌,只剩一个布满裂纹和污渍的石头基座,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地上积着厚厚一层灰尘,脚步落下,便扬起细微的尘雾。空气凝滞,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腐朽气息。阿竹手脚麻利地用折断的树枝清理出神龛前一小块相对干净的地面,又从马车取来有限的干粮和皮囊盛装的清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黄庭经之书符问道》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全本小说网!
喜欢黄庭经之书符问道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黄庭经之书符问道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