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了个比方,形象却粗俗:“好比吃饭,你面前摆满了山珍海味,你总不能因为都想吃,就把所有菜都倒进一个大锅里乱炖吧?那成什么了?猪食!总得……嗝……一口一口,细细品尝,品出每道菜独有的真味,知晓它的火候、调料、食材特性。然后,你自然就会知道,哪些菜可以搭配在一起,相得益彰;哪些菜放在一起,只会互相败坏味道。这搭配的过程,就是寻其共性,顺其自然,而非……而非乱炖。”
这番话,如同醍醐灌顶,又似惊雷炸响,瞬间驱散了凌曜心中的迷雾!他一直以来,确实是有些急于求成了。拥有了万道源体,感知到各种大道的玄妙,便恨不得立刻将它们全部吸收,融为一炉,铸就无敌之道。却忽略了,每一种“道”都有其独特的秉性和内在运行规律。万道源体的“源”,是根源,是包容,是理解万物本质的能力,但包容不等于胡塞海填,强行捏合。它更像是一个最高明的厨师,需要先深入了解每一种食材(道则)的特性,然后才能根据它们本身的特质,进行最完美、最和谐的搭配,烹制出无上美味(自身的道法体系)。
“顺其自然,寻其共性……先品真味,再思搭配……”凌曜喃喃自语,眼中的困惑和焦躁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明悟。他不再执着于立刻将兵家煞气与星辰剑气融合,而是静下心来,先是彻底放空自己,然后细细体悟星辰之力那冰冷、浩瀚、遵循既定轨迹的“秩序之势”;再感受地火之力那狂暴、炽热、却又蕴含生机与毁灭的“奔涌之律”;最后,他甚至将心神沉入自身,观察仙元在经脉中如江河般奔流的“循环之妙”。
他不再试图去“控制”或“强行融合”,而是像一个旁观者,去“感受”和理解这些力量本身的存在方式。渐渐地,他仿佛能“听”到星辰运行的无声韵律,“触摸”到地火吞吐的节奏,甚至能模糊地感知到那缕兵家煞气中蕴含的,属于铁血征伐、一往无前的“意志碎片”。
看着凌曜周身气息逐渐变得平和、深邃,眼神空明,显然已进入了深层次的悟道状态,风不语那浑浊的醉眼中,闪过一丝极难察觉的欣慰与赞赏。他抱着酒葫芦,晃晃悠悠地站起身,没有打扰凌曜,嘴里依旧嘟囔着无人能懂的醉话,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开了,身影消失在峰顶的云雾之中。
自此之后,凌曜便时常主动寻风不语交谈。有时是探讨阵法的精微变化,有时是请教修行上遇到的困惑,有时甚至只是闲聊。风不语大多时候都是醉醺醺的,回答也往往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夹杂着大量的酒嗝和不着边际的比喻。但凌曜凭借万道源体的敏锐感知,总能从那看似混乱的醉话中,捕捉到那灵光一闪的、直指问题核心的真知灼见。
尤其是对阵法的理解,凌曜感觉自己的视野被极大地拓宽了。他不再仅仅满足于阵纹的精准、能量的高效流转,而是开始思考阵法如何更好地引动天地大势,如何与周遭环境(不仅仅是星辰地火,还包括风云气流、地脉磁煞甚至生灵气息)形成更自然、更和谐的共鸣。一个超越“小周天星辰阵”的,试图融合多种天地法则,更加宏大、更加灵动、更具成长潜力的“万象源阵”雏形,开始在他心中慢慢勾勒出来。
另一方面,有了石坚、韩立、柳青青三人的稳定加入,源天阁的日常运转也变得顺畅而富有生机。石坚以护法之责,每日带领韩立和柳青青,分成两组,巡逻残焰峰周边千里范围。他们清理了几处盘踞的弱小虚空妖兽巢穴,采集到了一些黑湮星带特有的矿石和零散灵材。韩立的剑在实战中愈发凌厉,而石坚的土系防御法术也在一次抵挡小型陨石流时发挥了关键作用。
柳青青打理的药圃,在她的精心照料下,那些低阶灵草长势喜人,已然可以收割。她利用这些灵草,结合李逍遥采购回来的部分辅药,成功炼制出了数量可观的“回气丹”、“清心散”等基础丹药,虽然品阶不高,但足以满足目前阁内众人的日常修炼和恢复所需,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大大减少了对外采购的依赖。看着丹房内飘出的缕缕药香,柳青青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李逍遥则继续发挥他长袖善舞、消息灵通的特长,负责对外的交际和情报打探。他偶尔会将在黑湮矿洞“挫败邪修阴谋”(经过他艺术加工后的版本)的事迹,以不经意的方式在底层散修圈中传播。同时,源天阁偶尔帮助周边遇到麻烦的散修(比如驱赶妖兽、修补受损的飞行法器),也赢得了一些不错的口碑。渐渐地,“源天阁”这个原本默默无名的名字,开始在黑湮星带边缘区域的底层修士中小范围地流传开来。虽然依旧只能算是不入流的小势力,但至少不再是无人知晓的状态。
这一日,李逍遥再次从坊市归来,脸上带着一丝兴奋之色。他径直找到正在规划“万象源阵”草图的凌曜,将一枚烙印着北天仙域官方徽记的玉简递了过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的大道在家乡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的大道在家乡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