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生回来报信儿没多久李长晟就回来了。昨晚事出紧急,他把福生和蔡二都叫走了,又怕梁蘅着急,事情一完便赶了回来。
李长晟在外头的事情梁蘅也不懂,见他好好地回来了,总算松了一口气,赶忙给他弄洗澡水洗澡、收拾。
梳洗完,李长晟坐在桌前大口地喝着粥。梁蘅坐在椅子上一边摇着扇子一边说道:“今日可能歇歇了?”
“歇一会儿吧,晚些时候还要出去。你不必等我,早些睡吧。”李长晟放下碗说道。
翠柳忙接过李长晟的空碗又盛了一碗粥放到他面前。梁蘅喜欢看他吃饭,每一口都吃得大口爽快,没有半分拖沓,透着一股痛快劲。
“你再用些饼吧,粥可不顶饿!你们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吗?”梁蘅问道。
李长晟端着碗的手顿了顿,含糊道:“上值嘛,只管听上官安排便是。”
梁蘅其实并不关心他上值的事情,反正她也搞不明白的。他们夫妻现在挺好的,成亲也这么久了,梁蘅渐渐没了亲近时的慌乱,虽然还免不了淡淡的羞涩,但她已经完全适应了为人妻的角色,生活中有一种趋于平静的喜欢。
相比之下,李长晟看梁蘅时眼底的热意,还如春日的太阳般热烈。他对梁蘅的喜爱连自己都惊讶,这种既浓烈又柔软的感觉是他在莫氏身上从未体验过的。以至于在某一天清晨他醒来的时候,看着身旁熟睡的梁蘅,才猛然意识到,从前他真的错了,他愧对莫氏,因为他从未爱过她,那时候他根本不懂爱为何物。常言道:大丈夫行事,既出无悔,可是他现在后悔了。
“我不在家,你也别拘在屋里,让翠柳她们陪着出去逛逛,京城里好吃的好玩儿的多着呢!”李长晟眉眼含笑地看着梁蘅,带着宠溺的声调。
梁蘅偏过头,抬眼时眼尾都带着笑意,嘟囔道:“哪有天天往街上跑的。”
“哦,对了!昨日程原授官了大理评事。”梁蘅才想起来跟李长晟说这件事。
李长晟颇感惊讶,他昨天太忙并未留意到这个消息:“怎会去了大理寺?”
原来以为程原家族门第不显,虽名次高居探花,但既无名师引援,又无贵胄提携,多半要被派去外州做个通判或县丞,熬个三年、五年也不见得有回京的指望,没想到竟然入了大理寺。也不知今年其他举子的授官是如何,单从程原这儿看似乎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意味。
“大理评事听说是从八品的官,那程原是要留在京城了吗?”梁蘅并不十分懂官场上的这些官职品级,只是晓得些皮毛。
李长晟收回思绪解释道:“这不好说,程原刚刚入仕,多半都是‘寄禄官’,肯定是要差遣任职的。”
“过两天他就要返乡祭祖,也不知二妹妹回去以后两家把亲事定得怎么样了。”梁蘅还是惦记梁纾,这桩婚事怎么说也是她从中撮合的,一个是自己的亲妹妹,一个是在她心目中有些特别的人,这种双重珍视下的情感难免牵挂不下。
一旁伺候的翠柳,一边听他们夫妇说话一边给李长晟盛汤,端着汤碗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顿,瓷勺磕在碗沿,发出一声极轻的脆响。她慌忙垂低了头,指尖扣紧了碗底,将失态掩了下去。
近来翠柳伺候总不如从前仔细,李长晟未曾在意,梁蘅却忍不住多看了她两眼。这丫头怎么心神不宁的样子,难道是福生又缠着她了?看来,这一个院儿里住着确实有些麻烦。
晚些时候李长晟果然又出去了,梁蘅等到点灯也不见回来,担心他又是通宵不归,便对奶娘吩咐道:“让厨房给二爷熬些银耳羹留着吧,也不知几时能回来。”
奶娘晓得她心疼夫君,答应一声就往厨房去了。刚出了正房就看见翠柳在外头廊下。翠柳在外头打转了好一会儿了,冷不防碰见奶娘,顿时腿先软了半截。
自从上次奶娘敲打过翠柳后,就一直暗暗地观察她。翠柳是个伶俐的姑娘,眼明心细,处事妥帖,又对梁蘅忠心,奶娘其实是很喜欢她的,所以才不忍心她走错了路。
“翠柳你干啥呢?”奶娘问道。
翠柳心里藏着事儿,不自觉地声音都弱了八度:“我,我没干什么......”忽然间乱了方寸,话都说不出来了。
奶娘挑眉打量着她,那种探究、审视的眼神没有半分掩饰,直直地落在翠柳身上。
翠柳只觉得后背发紧,明明奶娘没有说一句重话,可那眼神像带着尖儿,轻轻刮过她的心口,火辣辣地发痛。一股压不住的赌气“腾”地从心口窜出来,翠柳一直压抑的理智瞬间破碎,她没等奶娘再开口,径直走到正房门口,撩起帘子进了屋里。
梁蘅正在榻上拿着一本闲书,有一搭没一搭地乱翻,什么也没看进去。见翠柳绷着一张脸进来,奇怪道:“你怎么了?”
翠柳攥着衣角的手湿漉漉的,她走到梁蘅面前扑通跪了下去。梁蘅满是诧异,她连脾气都很少对着丫鬟发的,更别说让翠柳她们几个跪着说话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