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重文轻武,每一届中榜的进士无不盼着“留京”——谁不想在天子脚下谋个差事,哪怕只是个从八品的秘书省校书郎,也好过捧着告身往岭南、蜀地那些烟瘴之地去。
程原请官媒提亲的事情好多人都得了消息。今上钦点的探花郎本就备受瞩目,这个时候先把亲事定了,许多有想法的人便断了念头。如此一来,没家世、没师门、没提携,留京便不太可能了。
但程原偏偏志不在此,他更愿往地方去。或为通判,或为知县,只求能亲掌一方事,替百姓修一段堤、办一所学,比起留在京中的繁华,踏踏实实为百姓做事,更让他心中滚烫。
他与梁纾的亲事已经写信回家禀告双亲,算着日子也差不多该收到信了。梁纾离京前着人给他送了封信,两人这桩婚事来得实在机缘,但既然定下了她,便容不得半点随便。
从前程原的注意力总是被梁蘅吸引,其他几个妹妹都被忽略掉了。现在才认认真真地好生想了想梁纾,印象中她端庄秀丽也是一个极好的姑娘。
程原的信比他中榜的消息更加让人惊诧!程父对自己的儿子是极其信任的,程原做出这样的决定不管是什么原因,他都能予以理解,更何况梁纾是梁家的嫡女,也算是门当户对。摩挲着手里的信笺,笑意渐渐浮上面颊。
程夫人坐在一边却是眉头紧蹙:“纾姐儿自然是好,只是......你想啊,儿子如今中了探花,往后在京里做官,有个京城的岳家岂不更好。还有你妹子那儿......”
“你啊,就是想得太多。”程父笑着摇头,把手中的信笺摆放到桌上:“儿子自幼便是个有主意的孩子,他定这门亲事,必是考量过的。况且,他能否留京还是两说,梁家这边本就是姻亲,知根知底,省了咱们多少操心。”
程夫人沉默片刻,摸着手腕上的一颗颗佛珠,语气软了些:“话是这么说,这孩子先斩后奏,也不提前商量商量,我们一点儿准备都没有。”
“现在就赶紧准备吧!”程父打断她,语气笃定:“梁家的嫡女教养、家世都不错,咱们家是求娶,该准备的一样都不能少,速速把事情定下吧!”
梁府这边得知程原求娶梁纾最先炸锅的就是二房。二夫人程氏得了消息半天回不过神来,把传话的小丫鬟抓着问了好几遍。梁筠则气得直接跑回屋趴在床上哭了起来。
程氏只觉心口一闷,手里的茶盏“哐当”砸在桌案上,碧色茶汤溅了满桌。她嫡亲的侄子,自幼看着长大,又这般出色,原想着将来和哥哥家亲上加亲。谁料到这孩子高中了探花,求娶的却是大房的女儿 !她又惊又气,这混小子怎得这般糊涂,白读了这么多书,亲疏远近都分不清了?兄嫂竟然也一点风声都不曾漏给她!
程氏心疼女儿,进了卧室见梁筠捂在被子里,肩膀一抽一抽地,着实委屈,再想到自己满心的期盼落了空,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扶着床柱才勉强站稳,指尖却仍止不住地发抖。
梁夫人自得了大嫂的信后便一直不动声色,等了几天终于等来了程家人的提亲。她陪着一齐到寿安堂去禀告梁老夫人,一路上下人们窃窃私语,初夏的风卷着廊下紫藤的甜香,梁夫人扶着麦冬的手走得越发畅快。
这几个月老夫人心里一直不大痛快,追究起来还是因为气梁蘅。今天陡然来了个天大的好消息,她眼中先是掠过一丝意外,随即便漫开喜意,连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当真?程原这孩子是个有出息的,又是我看着长大的,与我家纾姐儿恰是相配。”
余嬷嬷陪在一旁听了程夫人的话,心中满是惊讶。这是怎么说的?程原求娶梁纾?她是为数不多清楚程原心思的人,那天晚上在寿安堂外头的小池塘边,她看得清清楚楚。
看来这世事机缘皆有定数,从前老夫人是想过让程原做她的孙女婿,不过想的是将庶长孙女配予他;没想到程原如今金榜题名,求娶的却是梁纾。
梁纾此刻正在往家赶的路上。她现在的心情就是四个字“归心似箭”。几个月没见母亲了,肯定惦记她惦记坏了,还有程原那边有没有和家里交待好呢?
梁纾又焦急又忐忑,听着车轱辘滚动的声音,总觉得它行得太慢,忍不住掀开车窗帘子看外头一棵棵往后退却的树。对面一辆马车迎面过来,车速颇快,卷起一阵尘土,贺嬷嬷赶忙把帘子放了下来。小溪又伸头出去瞧了瞧:“咦,那马车看着挺眼熟呢,肯定是江宁府过来的。”
“咱们回江宁府,对向来的自然是江宁府出来的了!”贺嬷嬷笑道,如今离家不远了,总算是平安回来了。
对面飞驰而过的马车里也坐着两个满心忐忑的人:一个年轻的姑娘,一个中年的婆子。
梁纾做梦也想不到她千辛万苦挣脱逃离的地方,此时梁钰正揣着无限的期许,带着惶惑奔赴而去。姐妹俩的马车错辔而过,交汇的瞬间无声无息,却悄然将两人的人生带向了截然不同的轨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