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膳的时候,梁蘅才听婆母说起,原来他们还没回来的时候,三婶已经来过家里两趟了。无论李夫人如何说,她就是不相信李将军的面子不能给她儿子换来一份差事。
李夫人担忧年关上还要闹一场,王氏劝道:“母亲放心,二郎在家呢,三婶不敢太过分的。”
王氏怕梁蘅不知这位三婶的厉害,给她解释道:“弟妹以后见着这位三婶,只管躲得远远的,她说的都是些糊涂话,别搭理她便是。”
梁蘅的确没见过这样的亲戚。梁家虽说官职不大,但祖上都是读书人,做事多少还是要顾及些体面,很少有人像这样直白行事的。但是一年里还是会有几个上门打秋风的落魄亲戚,梁夫人治家颇严,定有规矩,银两、衣裳、米面该给多少都有例可查。像婆母这般上门便送一大礼盒的,梁蘅还是有些不解。
王氏给她解答道:“弟妹有所不知,那三婶一张大嘴巴惯会颠倒黑白,你要是给她张银票她揣怀里,哪天她不高兴了还是要说求到我家来是空手回去的。母亲每次便让人准备大的盒子,好让她抱出去让人看到,免了口舌麻烦。”
梁蘅忍不住笑,婆母还真是个有趣的人。公爹不在,难为她撑起整个家。大哥和李长晟都教养得很好,又要交际各家官眷夫人,关系还都处得很好,梁蘅心里特别佩服婆母。
已是腊月下旬了,整个江宁府都透着彻骨的寒,各家各户都忙着置办清点年货。今年李府是接连的大喜事,李夫人吩咐下去要好生热闹热闹。庭院里洒扫得干干净净,廊下挂起了新裁的绛色罗纱灯,连墙角的梅枝都被细心修剪过,花盆里的花儿也换了新的品种,只待元旦那日点上烛火,映得满院红光。
林管家领着仆役往正厅里搬年节用的器物:新糊的桃符要贴在大门两侧,彩绸幡胜悬在门楣;旧的案桌被撤下换成了新制的花梨木大桌;两侧的博古架上新添了几样时新兴摆件;墙角立着两架新糊的落地屏风,上面是一幅“岁朝图”,梅枝横斜,水仙吐蕊很是应景。
厨下仆妇们将腌好的猪、羊、鱼、兔分门别类;米缸旁堆着新磨的米粉,要蒸成各式花糕;一坛坛的陈酿在库房里摆了一排;还有蜜饯铺子里买来的糖霜、山楂条、果脯,都是给孩子们预备的。
李夫人带着两个儿媳妇清点送往各家亲戚的年礼,王家、梁家两个亲家自然是要丰厚些的,族里的长辈也不能怠慢,还有常走动的各家官眷夫人那里也要礼尚往来。往年都是王氏拟好单子再给婆母过目,李夫人再添添减减。今年有梁蘅从旁协助,王氏觉得轻松不少。梁蘅各项单子都拟得井井有条,字又写得好,有不明白的地方也会询问她的意见或是参照旧例。王氏和李夫人都对她赞不绝口:到底是书香门第教养出来的小姐,样样出色。
从瓦桥关回来有几天了,梁蘅这才品出了些安稳过日子的味道。每日起来茶香袅袅,笑语温软,夫君在侧,亲人和睦。不用愁衣食,不必忧风雨,就这么不慌不忙地过日子,心头踏实极了。
腊月二十三是梁蘅生母吴姨娘的忌辰,往年她都要到临水庵去祭拜一番。今年她是新妇,不便在腊月里出门。奶娘便提出由她跑一趟临水庵,吴姨娘也算是奶娘的旧主,如此安排并不逾距。梁蘅犹豫良久还是同意了。
梁蘅只知道生母的忌辰,却并不知她生于何年何月。她也想过去找一找姨娘的亲人,起码能知道姨娘葬在了何处。可奶娘说她早些年便打听过了,吴姨娘的娘家哥哥早离了江宁府不知所踪了。
梁蘅翻出了幼时的小衣服,奶娘说这些都是生母亲手给她做的。小的时候,每当她受了委屈心里难过,常常会抱着这些小衣服偷摸地哭泣,然后渐渐入睡。时间过得真快啊!她到这世上多少年,娘亲就离开了多少年。外头雨下得绵密,梁蘅趴在窗棂上看落下的雨滴,簌簌落下的雨像打在她的心间上,湿漉漉的。
李长晟掀开门帘子从外面进来,看见梁蘅在望着窗外发呆,轻手轻脚走过去环住了她。梁蘅惊觉转头看他,眼中隐含的雾气被李长晟捕捉到。这几天他们很好,亲密无间,如胶似漆。梁蘅的闪躲和低落,李长晟有些无从下手。梁蘅将头埋进李长晟的胸膛,听着他心跳沉稳的节奏,闻着他身上熟悉的气息,突然意识到自己与李长晟已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整体了。奶娘告诫她的话,她没有做到,她没有管住自己的心。
晚间,李长晟是从福生打听的消息里得知,今日是梁蘅生母的忌辰。难怪她情绪低落,可她为什么不告诉他呢?福生看李长晟皱着眉头,帮着分析道:“二少夫人怕是顾及身份才没说的吧,毕竟梁夫人才是少夫人正经的母亲。”李长晟自然也想到了这个原因,可他在意的是她不言不语的态度,既然夫妻一体有什么不能说呢?李长晟百思莫解。
这一天心里不痛快的可不止一人。梁思安在书房里呆了一整天,书案上那方砚台里的墨都快干涸了,地上随意扔着写坏的宣纸。长随梁平轻手轻脚推门进来点了灯,见主君没有吩咐的意思,又悄悄退了出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