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科举考试程序依次是发解试、省试、殿试。
发解试由地方官府组织,考生通过发解试获得参加省试的资格。发解试一般在中秋前后举行,因此民间多称为“秋闱”,考试合格者被称为“举人”。
省试在京城举行,由礼部主持,通常在春季,民间称“春闱”,省试考中者称为“贡生”。
殿试由皇帝亲自在宫殿中主持,对省试合格者进行复试。殿试不再淘汰考生,只重新确定名次。
发解试是科举考试的入门阶段。考试的内容以儒家经典、诗赋、策论等为主。诗赋要求考生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和创作能力,策论则考查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考试一共三天时间。考试期间,考生不得离开考场。考生得提前准备好衣物被褥、食物饮品和其他一些简易的餐具、驱虫驱蚊的物品,以应对考场环境。
梁砚和梁瑾是秋闱前十天回府的。书院里家里条件好一些的学子都会在考前回家去休整复习,以最好的状态参加发解试。
梁夫人对梁瑾比较宽松,不催着他温书,也不施加压力。参加科举的考生众多,竞争激烈,像程原那种一次能中者凤毛麟角,绝大多数的人都需要多次锤炼。因此梁夫人只当梁瑾是去体验考场,并不十分抱着希望。
但程氏这边却眉头紧锁。梁砚上次未中,如若这次再不中,如何有脸面?
梁砚自己也觉得压力很大,他是家中长孙,又有那般出色的表哥比对着,他要是再次落榜,母亲不知道会多伤心。
想到表哥,梁砚是又担心又羡慕。做了决定说走就走,也不知他是怎么说服山长和舅舅的。他走了快一个月了吧,也不知道走到哪儿了?
梁筠和母亲一起来给哥哥送燕窝,正好看到梁砚在发呆,笑嘻嘻地跑到书桌上敲了敲。梁砚见她们又端吃的过来,一个头两个大:“母亲,晚膳才用过多久呀,又让我吃,这怎么吃得下?”
程氏道 :“一盅燕窝能有多少,赶紧喝了才有精神温书。”
梁筠帮着哥哥解围“母亲,您还是先放着吧,一会儿哥哥再喝。天气这么热,一时半会儿也凉不了。”
梁筠又凑到梁砚跟前问:“哥,你晓不晓得表哥往哪里去了?说没说什么时候回来?明年他还参加春闱吗?”
梁砚故意扯梁筠的辫子,逗她玩儿:“你自己哥哥不关心,净关心表哥啦!”
“你好没良心,这不是送补品给你了嘛!人家是担心表哥一个人在外面,不晓得有没有危险。”梁筠嗔道。
程氏一提到程原,就担忧得不行。“程原这个孩子从小到大都不让人操心,长大了反倒不听话了。”说着又看了看桌子上还没翻开的书,焦虑道:“你给我好好温书,千万别跟你表哥学。也怪你舅母太好说话,要是换做是我,非把腿给他打断不可!”
梁砚和梁筠相视一笑,打着哈哈,不再提程原。
最近天气闷热得很,昨夜又吹风又打雷,生生憋到早上,老天爷才把这场雨撒了下来。
梁蘅从寿安堂回来正赶上这场雨,裙角打湿了些,银柳慌忙找衣裳来给她换。
雨刚停,麦冬就来了漪澜轩。红儿在外头脆生生地喊道:“麦冬姐姐,您怎么来了?”
麦冬笑道:“小机灵鬼儿,你家小姐可在?”
红儿还没回话,翠柳撩起门帘子说道:“麦冬姐姐,大小姐在屋里呢。”
麦冬进屋来给梁蘅行礼,梁蘅慌忙扶住:“麦冬姐姐快别多礼了,刚刚才下雨你淋到了没?”
麦冬笑道:“我在廊下躲了会儿雨的,没淋湿,大小姐别担心。”
粱蘅招呼银柳快端碗冰绿豆汤来给麦冬喝,麦冬推辞道:“大小姐快别忙了,我传了话还赶着回去呢!夫人请您午后到和乐居去,她把嫁妆的事儿给您清点一下。”
一听到说嫁妆,梁蘅红了脸,答应着午后便过去,还是劝着麦冬喝了碗冰绿豆汤才放她回去。
梁思安最近是春风得意马蹄急,女儿高嫁,儿子秋闱,小妾有孕。今日午后进了和乐居,近来少有到正院,想着来陪陪夫人。正好赶上梁夫人和梁蘅在说嫁妆的事。
梁纾也在,这几天都是她在母亲身边打下手。见父亲来了,两姐妹上前请安。
两个女儿并立在面前,一个兰心蕙质,一个端庄秀丽,梁思安心中欣慰之至,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特别是梁蘅,这些年他关注匮乏,不知不觉已经要嫁人了。恍惚间又想起当年初为人父的欣喜,抱着襁褓里软糯的小身子是那般的小心翼翼。还有秋露,女儿长得这般好,她也该瞑目了吧!
梁夫人不管梁思安,继续给梁蘅交代嫁妆单子。生活用品类:有木器家具、梳妆用品、药材香料、被褥等;财物类:田地一百亩,商铺一处,布匹绸缎共五十匹,首饰头面若干,还有压箱银子一千两。另外便是陪嫁丫鬟仆役,翠柳、银柳、红儿和刘妈妈自是要跟去的,梁夫人又把她手里办事利索的罗全两口子陪嫁给她,以后好管着铺子和田地的事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