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八,李家备礼上门告知,请期定的日子是八月二十三。梁府也盼这门亲事早些办妥,自然没有异议。这样皆大欢喜,两家都加紧婚事的筹办。
李夫人还是疼惜梁蘅,想着让她在家把中秋节过了再出阁。现在她天天除了照看孙子、孙女,就是打点婚礼的事情,家中其他庶务,基本上都交给了大儿媳妇打理。
李夫人的大儿媳妇王氏也盼着弟媳早些进门。从前的莫氏,她和婆母都不喜欢。不是她们挑剔她的家世,实在是莫氏的性子太过拧巴。整天伤春悲秋,敏感多疑,婆母有时说话并无指责,她却能嚼出多少个意思,连二叔都和她过得极为疲累,只能躲着她。后来生安哥儿也是整天疑神疑鬼,总怕有人害她,婆母准备的奶娘不用,非要自己在外头买一个。
王氏顶看不上莫氏。当初莫氏产子,处处提防她。她看了都好笑,虽然莫氏生了将军府的长孙,她是羡慕,可那有什么办法?她的夫君远在千里之外,就是想跟莫氏比着生儿子也不可能啊!她生了两个女儿,二叔有了儿子她也高兴,将军府的孙辈需要一个男孩儿!
到底还是莫氏没福气,流水般的名贵药材也救不活她的命!二叔这几年也过的不甚如意,但愿娶了新妇,能好好过日子吧!
李长晟晓得婚期定在了八月二十三,并无所谓。每天除了看看两个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去练武场。
大女儿李欣月六岁了,很是聪明懂事,喜欢带着弟弟玩儿;儿子李佑安快三岁了,娘胎里带的不足,瘦弱得很,平日里都是奶娘带着,祖母抱着,养得有些溺爱。
今早去看孩子,大女儿仰着头问他:“爹爹,你要给我和弟弟娶新娘亲了吗?新娘亲不喜欢我和弟弟怎么办?”
李长晟扫了一眼一旁伺候的丫鬟、奶娘,轻声哄道:“月儿放心,新娘亲会好好照顾你和弟弟的。”
孩子还小并不懂得这些,全是丫鬟婆子嚼舌根。李长晟身材高大,又不苟言笑,府里的下人都有些怕他,刚刚一个眼神,丫鬟、奶娘已经吓得不敢抬头。
“尽心伺候便罢,要是不想在府里待,随时可以去找管家。”李长晟对面前几个敲打道:“如若再让我听到你们在小主子跟前胡说八道,立刻滚出去。”
奶娘、丫鬟跪了一地 “二爷放心,奴婢绝不敢乱说。”
两个孩子依偎在父亲跟前,李长晟看着儿子、女儿,不得不感叹,不仅儿子长得像他母亲,连李欣月也长得像极了她的姑姑。
梁蘅在寿安堂里伺候着老夫人梳洗、用膳,听得余嬷嬷来回禀:三位少爷昨日就已经平安到了书院。梁蘅不自觉地松了一口气。
前两天是二妹妹及笄,昨日李家又来定下了婚礼日子,现在府里没什么大事,梁蘅就想求了祖母和嫡母的恩典,到庵堂里去给生母吴姨娘祭拜一下。
梁蘅给祖母端来茶盏,轻声说道:“祖母,蘅儿想求您个恩典。”
老夫人喝了一口茶,问道:“什么事啊?”
“孙女如今婚期已定,想着在出阁前去庵堂里祭拜一下姨娘,也全了她的生身之恩。”梁蘅边说边打量着老夫人的脸色。
当初吴姨娘病逝后,尸身交给了她的娘家哥哥收殓的,至于埋在了何处无人关心。吴姨娘是卖进府里的,后来跟了梁思安说是做姨娘,并且已生下梁蘅,却并未正式行纳妾礼,下人们都称呼吴姨娘,可说到底还是奴婢。梁府不会为一个奴婢修坟立冢的。
直到梁蘅及笄后,才求着祖母同意她在庵堂里给生母立了往生牌位。往年都是吴姨娘忌日的时候才会去庵堂祭拜,今年梁蘅想在出嫁前祭拜一番倒也能理解。
老夫人放下茶盏,沉吟片刻:“你也是一片孝心,到底是生你的人。只是须得去告知你母亲同意。”
梁蘅大喜:“多谢祖母,孙女晓得了!”
梁蘅是和梁纾一起去的和乐居,俩人在路上碰到了。梁纾听说大姐姐要去临水庵祭拜吴姨娘,便陪着一起来了。母亲不喜吴姨娘,梁纾老早就听贺嬷嬷说过,二十年前的事情她晓得的比梁蘅还多,个中缘由她也在母亲面前打听过。所以特意陪着过来,万一母亲不允,也好帮着说说好话。
梁夫人听梁蘅说了,并不惊讶,直接就吩咐婆子安排马车,打点要用的东西。梁蘅很高兴,连忙谢过嫡母:“多谢夫人!”
梁夫人和蔼地嘱咐道:“多带些人,早去早回。”
梁纾见母亲通情达理也很高兴,待大姐姐出去了,她缠着梁夫人的胳膊“母亲,我感觉您这段时间对大姐姐好了很多呢。”
梁夫人拍开梁纾缠着的手:“她都要嫁出去了,我为难她干什么,再说毕竟是生身母亲,祭拜一下也是应该。”
梁纾最得父母宠爱,又是嫡女。有时候看着大姐姐谨小慎微的模样都有些可怜她,现在大姐姐快要离开这个家了,许多事她还是永远不知道得好吧!
隔天,梁蘅把银柳留下看院子,其他人都带上出门了。青河带着马房的小柱子赶着马车在二门外候着。翠柳问青河:“怎的好久不见梁伯呢?”青河咧着虎牙笑:“阿爷腿疼去后巷子马郎中那儿扎针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