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府在文新巷,离梁府不算远,一顿饭的功夫就到了。到了门口,翠柳给青河打发了几文钱,让他把马车赶到后头去,嘱咐道:“大小姐今天会多玩一会儿,你去买果子吃找地方玩儿吧!”青河欢天喜地的答应了,赶着马车跟郭府的门房走了。
才进门没走多远,郭幸就跑了出来,大丫鬟百灵跟在后面跑。
梁蘅笑道:“我的老天爷,跑这样快,摔着了郭夫人不把我撵出门才怪!”
郭幸看到她高兴坏了:“才不会呢,上元节后就没见过面,连我娘都想你了,还问你怎么不来玩儿呢。”
梁蘅见到郭幸也很高兴,和她手牵着手一起去正房给郭夫人请安。
郭府没有梁府那么大地方,是一个三进的宅子。郭夫人生了三个孩子,一子两女,大女儿已经出嫁,二儿子也已娶亲,还剩下小女儿在身边。小女儿郭幸一向和梁蘅交好,梁蘅又是梁府的长女,个性沉稳,谦逊娴淑,郭夫人也很喜欢她。
还没进门,郭幸就喊道:“母亲,你看谁来了?”
郭夫人正在和儿媳沈氏说话,听见女儿的声音,对儿媳笑道:“这丫头哪有个女孩儿样,咋咋呼呼的,谁家敢要。”
沈氏也忍俊不禁:“妹妹还是个小孩儿脾气呢!”
梁蘅进门来,笑盈盈地向郭夫人请安,又向沈氏问好。郭夫人见到梁蘅也很高兴,嘘寒问暖,又招呼着让厨房做好吃的。梁蘅急忙推辞道:“夫人您快别忙了,我就是想阿幸了,过来看看你们。”又拿出准备的抹额送给郭夫人。
郭夫人拿着抹额,连连夸赞:“蘅姐儿真是好手艺!好孩子辛苦你了,这上面的牡丹花可不好绣。”
梁蘅被夸得不好意思,谦虚道:“哪有您说得那么好,您不嫌弃就好!”
郭夫人和沈氏才和梁蘅闲聊了几句,郭幸就等不及了,对母亲和嫂嫂说道:“好了好了,母亲你们快给蘅儿做好吃的吧,我们要回屋了。”说完也不等母亲同意,拉上梁蘅便要走。
郭夫人笑骂道:“你急什么,怕蘅姐儿跑了不成。”
梁蘅赶忙行礼,和郭幸退出了上房,到郭幸屋子里说悄悄话。
郭幸吩咐百灵去泡茶拿点心,又拿出新得的首饰给梁蘅看。梁蘅心里惦记着事,着急得很,赶忙让郭幸关了房门有话跟她说。
梁蘅说道:“阿幸,我想你帮我件事”。
郭幸见梁蘅面上焦虑,问道:“你到底怎么啦?”
“家里已经准备给我定亲了,可我心里难过,想见见我奶娘。阿幸,我想一会儿偷偷地从郭府后门出去,看了奶娘就回来,你帮帮我好吗?”梁蘅哀求道。
郭幸一听梁蘅要定亲了惊讶了一下,随即又觉得正常。梁蘅比她大一岁,她母亲都在偷偷地给她相看,梁蘅定亲也就不奇怪了。只是这个节骨眼上,怎么想要去见奶娘呢?
梁蘅的奶娘是被赶出府的,郭幸听梁蘅说过。对外称奶娘年纪大了,要回家去养老,其实是奶娘惹怒了夫人被赶出府的,究竟是为什么,梁蘅没有细说。但是这几年梁蘅一直偷偷地让人给奶娘送银子送东西,却没有再见过奶娘的面。
郭夫人吩咐人给她们送点心果子过来,百灵在门口接了,说两位小姐在闺房里说悄悄话呢!谁知两人却带着丫鬟偷偷地在后门上了马车。她们坐的是郭府的马车,郭幸吩咐车夫把马车赶到城北桂花巷,刘妈妈已经在巷子口等着了。
梁蘅没有来过奶娘住的地方,一直都是安排刘妈妈时不时的送些银钱东西过来,便让刘妈妈在这儿等着带路。
梁蘅不让郭幸下马车,只让她在车里等着,又让翠柳留下陪她。这边是城北,靠近城墙根了,她们几个小女孩儿从未来过这些贫民住的地方,还是小心些好。
梁蘅跟着刘妈妈往巷子里走,越往里走,房屋越发密集,道路也变得狭窄起来。街边偶尔有几个孩童在嬉笑玩耍,还有些妇人坐在门口,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闲聊家常。
走了好长一段路来到一户人家门前,只见一扇陈旧的木门,门板上的漆皮已经脱落了不少,露出里面粗糙的木头纹理。门上的铜环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泽,锈迹斑斑。门半掩着,轻轻晃动,发出“吱呀”的声音。
刘妈妈轻轻推开门,唤到:“王妈妈在吗?”
梁蘅站在后面,透过推开的木门,看到院子里三间土坯房子,屋顶的茅草已经有些稀疏,门前放着一张小木桌子和两把椅子,院墙边上晒着用绳子串起来的萝卜干。
这时屋子里出来一位老妇人,穿着一件洗得泛白的粗布长袍,长袍的颜色本应是深蓝色,但经过无数次的洗涤,如今已变成了淡淡的灰蓝色。腰间系着一条黑色的布带,下半身是一条黑色的粗布裤子。老妇人的头发整齐地梳在脑后,只别着一根素银簪子。她脸颊消瘦,皮肤有些干燥。抬头看向门外,眼睛里瞬间充满了泪水。
刘妈妈后面站着蘅姐儿,奶娘王氏一眼就认出了她。梁蘅却不敢确认面前这个老妇人就是日思夜想的奶娘。
喜欢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海棠微雨:庶女的良姻序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