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夏,天下的格局在赤壁的余烬中发生了微妙的倾斜。孙刘联军在赤壁—乌林一线凭借水火之利重创曹操,迫使这位北方雄主暂时放弃了南下的野心。然而,曹操的退却并非溃败,而是一次冷静而果断的战略收缩。与此同时,一个以刘协为共主(至少名义上)、刘备为核心、孙权为盟友的“抗曹联盟”在南方形成,但内部却充满了猜忌与利益的博弈,关系错综复杂。
北方,邺城,魏公府议事堂内,气氛凝重而压抑,与南方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曹操端坐主位,面色沉静,但眼底深处却燃烧着不甘与更为深沉的算计。下方,郭嘉脸色苍白,咳嗽不止,显然病势沉重,但眼神依旧锐利;荀攸、程昱、贾诩、刘晔等心腹谋士肃立两旁。
“咳咳……”郭嘉用绢帕捂着嘴,缓了口气,声音沙哑却清晰,“主公,南征受挫,非战之罪,乃天时、地利未至。孙权、刘备借长江天险,暂得喘息。然,其联盟各怀鬼胎,孙权欲保江东,刘备图荆益,刘协空有名分,貌合神离,久必生变。我北方新定,冀、并、幽、青四州,地广人稀,内患未靖,黑山张燕虽降,其心难测;袁尚、袁熙北遁乌桓,勾结蹋顿,时时为患。此时若再倾力南图,恐后方不稳,为人所乘。”
曹操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众人:“奉孝之言,深合吾心。南线既难速图,我辈当如何?”
程昱出列,沉声道:“主公,当务之急,乃是巩固根本,消化北方。北方不定,何以图南?幽州之北,辽东公孙康,向来阳奉阴违,割据一方;更东之朝鲜半岛,汉四郡故地,亦久不奉王化。此皆我心腹之患,亦是我未来之资!”
贾诩阴恻恻地补充:“公孙康,守户之犬耳。然,若我军久困南方,其与乌桓、乃至更北之鲜卑勾连,必成祸患。不如趁其不备,一举平定辽东,慑服乌桓,将整个北方连成一片,无后顾之忧。届时,携北方全力,再南下,则势不可挡。”
刘晔也道:“不仅如此。晔闻,辽东虽僻远,然土地肥沃,盛产良马、人参、皮毛;朝鲜半岛,亦有渔盐之利。若能取之,可大增我军国力。”
这时,郭嘉喘息稍定,眼中闪过一道异光,缓缓道:“诸位所言,乃安内之策,确为根本。然,嘉尚有一虑,亦是一机,在于……南方之南。”
众人目光皆聚焦于郭嘉。曹操身体微微前倾:“奉孝所指,是……交趾之南的汉南州,刘基?”
“正是。”郭嘉点头,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刘基此人,崛起于南疆,数年间席卷南中、交趾,败刘璋,破士燮,今又西平羌氐,其势已成。观其用兵理政,手段非凡,更兼有红薯、土豆等神物,盐铁之利甲于天下。其地不与我国接壤,目前来看,其志似在经营南方,与刘备、孙权亦有龃龉。此人,暂非我敌,或可为……援。”
“援?”程昱皱眉,“刘基亦乃汉室宗亲,岂会助我?”
郭嘉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洞察世事的沧桑:“刘基是枭雄,非腐儒。其眼中,利益重于虚名。我观其与刘备、孙权交往,皆是利益交换,未见真心结盟。且,刘备若坐大,对其汉南亦是威胁。更重要的是……” 他压低了声音,“我军细作探知,西域以西,贵霜帝国对汉地图谋甚深,近日更有传闻,其死敌安息帝国,乃至极西之大秦(罗马),其触角亦隐约伸向草原。此三大帝国,实力皆不可小觑。若其纷争东渐,则整个北疆、西域,乃至中原,皆可能被卷入。届时,刘基远在南海,反而可能成为我等获取海外情报、乃至贸易支持的一个独特窗口。”
荀攸闻言,眼中精光一闪,接口道:“奉孝之意是……主动与刘基通商?化潜在之敌,为可用之助?既可获取其特产、财富以充军资,又可窥其虚实,更可借其力,了解西方大变?”
“然也。”郭嘉点头,“此乃‘远交近攻’之策。与刘基贸易,我可获实利,缓南线之压,集中精力北定辽东。若西方有变,刘基地处要冲,或可成为信息之前哨。此乃一举多得。”
曹操沉吟良久,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眼中光芒闪烁不定。郭嘉的战略,大胆而富有远见,跳出了中原争霸的固有框架,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最终,他决断道:“奉孝之谋,老成持重,可行!公达(荀攸)。”
“臣在。”荀攸出列。
“命你为使者,携重礼,南下汉南,拜会刘基。明面上,商议开通海上商路,我以北地良马、皮毛、药材,换取其精盐、茶叶、琉璃等物。暗中,可透露北方草原异动,三大帝国影子浮现之事,观其反应。务必促成此事!”
“攸,领命!”荀攸肃然应诺。
数月后,汉南州,承汉城。
州牧府内,刘基接到了曹操使者荀攸即将抵达的消息,立刻召集核心谋臣议事。
“曹操竟派荀攸前来通商?”法正捻须沉吟,“此乃黄鼠狼给鸡拜年,恐非单纯为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华夏旌旗:全球俯首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华夏旌旗:全球俯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