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新食材:土薯、红茄。可合成新式吃食。支线任务:以土薯为主料,售出一百份。】
孟鸢“哦”了一声,抬眼看天,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甜的、咸的、辣的都轮过一遍,正好来个古今对照。
先去坊口的杂货行领了空篓,又拐进牙行旁的小院,从系统兑换栏里把两筐土薯、两篓红茄落到竹案上。
土薯表皮粗糙,握在手里沉甸甸的,红茄圆润,颜色鲜亮,像刚晒足了日头。
她挑大小匀称的土薯,洗净刮皮,先切成厚片,再改成长条,粗细尽量一样。
切好的条子先丢进清水里浸着,水立刻浑了。
她把水换了两次,又加了点盐,靠墙等小半盏茶,再捞起沥干。
这样处理,炸出来才脆。红茄则去蒂、切块,撒一点盐把水气逼出来,滤净,再下锅与蜂蜜、米醋、小撮盐一同慢慢熬,红茄肉化开,汤汁变得粘稠,轻轻一抹就能在勺背挂住薄薄一层。
她尝一匙,酸里带甜,舌尖发亮,点点桂花撒进去,颜色更衬得人心里一动。
周玉明闻味探头:“嫂子,这红的能蘸么?”
“蘸。你等会儿,先别伸手。”她把第一批土薯条拍干水汽,撒一点干粉,丢进热油里。油面咕嘟一阵,条子先沉后浮,颜色由浅转金。捞起摊开,等表面略回脆,再复炸一遍,边角立刻挺起,光可鉴人。她拈起一根,轻轻一折,里面水气透出一缕白烟,外层脆响清脆。
“这叫金丝土薯。”她把炸好的条子倒进竹盘,轻轻抖了抖海盐,旁边放了两盏小碟,红茄熬的火红酱亮得扎眼。
临安趴在门槛上,眼睛发光:“能试一根吗?”
“你试。”她递给他一根,顺手在他碟里添了一小勺红酱。
临安先吃原味,咬下去“咔”的一声,面上先是一怔,随即笑出来,整张脸都暖了。又蘸红酱,酸甜一冲,眉眼更开。他点点头,认真道:“比‘香酥’二字还要……灵。”
柳氏在里屋笑:“你这书读得越多,嘴越笨。”
“娘说我笨,我就多学一根。”临安一本正经,又夹了一根。
午时将近,她把摊子推到杨柳书院外槐树下。书院门口今日比往常热闹,小厮、丫头、学子、挑夫都聚过来。门房老仆闻味抬眼:“孟娘子,又出了新活儿?”
“金丝土薯,蘸火红酱。新鲜。”她扬手示意:“先是书院的孩子们,排队,别挤。”
第一锅起出,金黄一片,竹盘里咔咔作响。她用竹夹子夹成一份一份装纸袋,纸口处系了细麻绳,另给一只小酱碟。有人凑前张望,忍不住问:“这看着像炸面条?”
“土薯。”她答,“本地叫山薯也行。先尝原味,再蘸酱。”
“多少钱?”
“一文一小袋,三文附红酱。”
“酱还要钱?”后头有人起哄。
“要。红茄难得,蜂蜜也贵。你若不蘸,省一文。”她不急不缓,声线沉稳。
挑夫笑骂:“钱给钱给,蘸!这红的看着就有脾气。”
第一个客人是昨儿吃过辣粉的镖师。他掏了五文,抓一袋就往嘴里送,两口下去,眼神立刻不一样:“咦——这玩意儿不辣不咸,脆得有骨头!再蘸红酱,酸甜在嘴里一打架,赢的那个是……爽。”
“好吃就排着再买。”孟鸢把找零递过去。
镖师一转身,吼一声:“让开让开,别挤倒摊子,我还要排第二轮!”
人群笑一片。一个学童小心捧着纸袋,蘸了一点红酱,刚到嘴边又缩回去,再蘸一点,终于咬下去,先呆半息,接着“哇”的小声欢呼。他嘴里还叼着一根,又冲身边同窗说:“这个能配背书。我再试一下《劝学》……君子生非异也……”说着说着,条子咬没了,背得更顺了。
后面立刻跟着起哄:“学兄,金丝土薯可比书好背?”“给我也来一袋,让我孝敬我夫子!”“我娘在家里说嘴淡,正好给她带这红酱。”
富家妇人派丫鬟来,刚要插队,被周临安挡住:“先来后到,莫坏规矩。”丫鬟脸一红,老老实实退回队尾,没多时抱着四袋、两个酱碟回去了。妇人坐在马车里尝一根,眼睛一眯:“有趣。再让她做几样‘蘸’的,回头设席用得上。”
也有人嫌贵,小声嘀咕:“一根土薯能卖三文?”孟鸢听见,抬眼看了他一下:“你先买盐,再买红茄,再用蜂蜜、米醋熬两遍,算一算花几文。买不起酱的,就一文买条。”那人被堵得尴尬,憋了半天,还是伸手掏了三文。
一锅接一锅出,声势比油酥饼那日还旺。金丝土薯的脆像有魔力,孩子们边吃边笑,边笑边舔手指头。学子们酸甜两口一换,背书的嘴更顺,连门房老仆都偷着蘸了蘸红酱,挑眉点头:“这酱里头有门道。”
马文中不凑近,远远站着看,嘴角冷笑。身边同伴忍不住去买了一袋,蘸了酱咬下去,眼睛亮得像被谁点了一下。马文中看见,脸上一沉,同伴缩了缩脖子,还是把纸袋护紧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守寡后,我靠美食随机摆摊暴富啦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守寡后,我靠美食随机摆摊暴富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