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效率至上”达成的危险协议,像一道冰冷无形的枷锁,套在了每个人的心头。安全屋内的空气仿佛都沉重了几分,带着一种被更高维度存在注视的窒息感。
没有时间犹豫或恐惧。协议既已成立,就必须利用它带来的每一分优势,抢在Aether公司彻底抹除痕迹之前,找到那个隐藏在暗处的制药窝点。
“效率至上承诺的信息屏蔽和逻辑误导已经生效。”冷月盯着主控屏上不断滚动的数据流,语气听不出波澜,“我们之前活动的区域,包括河滨公园和工业区公寓,相关的电子监控记录和能量波动日志正在被一种极高明的手法覆盖和修改。短时间内,Aether公司的追查会遇到‘合理’的阻碍。”
但这只是暂时的。一旦对方动用更高级别的权限或进行物理现场复查,这种掩盖就会失效。
“开始数据交换。”冷月下令。她亲自操作,将一部分经过特定加密算法处理后的数据——主要是从“齿轮”集市网络收集到的关于高效药剂求购的模糊信息、以及工业区公寓能量爆发后的环境扫描数据(剔除了凌一凡混沌能量中和的具体细节)——通过那个特定的加密通道发送了出去。
几乎在数据发送完成的瞬间,对方承诺的回报就到了。
没有冗长的文件,只有几段高度压缩、极其精炼的数据包。
第一个数据包解开,是一系列复杂的能量结构模型动态图,展示了一种凌一凡完全无法理解的、如同精密艺术品般的能量束缚技术。它并非强行压制,而是用一种巧妙的、多层叠加的场效应,在微观层面形成一种动态平衡,将属性迥异甚至冲突的能量碎片暂时“禁锢”在一种稳定的非平衡态中。其复杂度和精妙程度,确实远超当前地球科技水平,带着一种冰冷而极致的美感。旁边附有简短的效率至上式注释:【技术原理模拟(基于残留签名逆向推导,完整度约41.3%)。注意能量节点谐振频率与‘摇篮’第七扇区基准波动的隐性关联。】
第二个数据包则是一些残缺的、似乎是从某些深层网络角落或加密通讯中截取出的代码片段和日志碎片,指向Aether公司内部一个名为“方舟”的绝密子项目。信息支离破碎,但多次提到了“高密度能量封装”、“异种能量兼容性测试”以及“……‘基石’技术应用于‘普罗米修斯’ Phase II 的可行性评估”。“方舟”与药剂核心技术之间的关联,似乎得到了间接的印证。
最后,还有一个极其简短的附加信息:【基于物流记录碎片、能量签名溯源及‘清道夫’近期低频活动模式交叉分析,高概率(76.8%)制药点位于:海都市郊,原‘科莱恩生物研究所’旧址。警告:该地点能量签名复杂,存在多重屏蔽,探测风险极高。】
科莱恩生物研究所!
一个名字跳了出来!
苏小婉立刻在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很快,结果出来了:“科莱恩生物研究所……一家十几年前颇有名气的私人生物技术研究机构,后来因为涉及重大伦理丑闻和数次严重安全事故(包括致命病毒泄露和实验体失控),在七年前被彻底查封废弃,主要负责人入狱。其所在地点一直被封锁,传闻闹鬼,很少有人靠近。”
一个完美的、被遗忘的巢穴!拥有现成的实验室基础设施、地处偏僻、而且自带吓退闲人buff!
“符合隐藏窝点的所有特征。”冷月眼神锐利,“效率至上的分析可信度很高。”
目标锁定!下一步,就是如何探查这个龙潭虎穴。
直接强攻无异于自杀。对方拥有可能源自遗迹的高级能量束缚技术,还有神出鬼没的“清道夫”守卫,甚至可能有不明的危险实验体。
“我们需要更详细的地形图、内部结构图、以及尽可能多的历史数据。”苏小婉立刻开始行动,利用她的各种权限和网络资源,试图挖掘科莱恩研究所的一切信息。然而,这个研究所的很多资料似乎都被刻意封存或销毁了,公开渠道能查到的十分有限。
“内部结构图和安保系统布局是关键。”冷月沉吟道,“这种规模的废弃设施,Aether公司的人进去改造利用,不可能完全不留痕迹。旧的安保系统很可能被部分修复或改造利用。”
就在这时,一直盯着屏幕的苏小婉忽然发出了一声轻咦:“等等……有一条非常旧的求助帖……来自一个几乎被遗忘的生物科技论坛……发帖时间是在科莱恩研究所被查封前几个月……”
她将内容投射到主光屏上。发帖人的ID早已失效,内容是关于科莱恩研究所内部通风系统持续异常的低频噪音和奇怪异味求助,下面还附了几张非常模糊的手机拍摄照片,分别是通风管道布局图和某个实验室角落的奇怪水渍。
这些信息在当时看来可能就是普通的设施故障抱怨,但此刻,在众人眼中,却如同宝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不是神2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我不是神2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