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婆的日记里写着,解咒需用‘血亲墨’。”老太太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块黑色的墨锭,刻着缠枝莲纹,“用她后人的血混着松烟制成,涂在第七方砚上,再让七砚归位,就能把怨魂引回墨里。”
陈砚之突然注意到,老太太的右手背上有个模糊的墨痕,像个“柳”字的残笔。
“您也被怨墨缠上了?”
老太太苦笑:“三年前我来墨坊祭拜,碰了石槽里的积水,就有了这痕迹。祖婆的怨魂太苦了,她不是要杀人,是想让人知道真相。”
墨坊的地窖里,藏着柳含烟的尸骨,手腕上还戴着串墨玉珠子,珠子的缝隙里卡着些墨渍。陈砚之取下一颗珠子,发现里面是空的,晃了晃,倒出张卷着的宣纸,上面是柳含烟的字迹:“七人盗我墨方,害我性命,若有后来人见此纸,可将我骨磨成粉,混墨,涂于七砚,此怨可平。”
四、笔冢归位
回到修复所时,小林手臂上的“木”字已经变成了完整的“林”,墨色深得发黑。陈砚之按照柳含烟的方法,将墨锭在端砚里研开,刺破指尖滴入血珠,墨汁瞬间变成暗红色,泛起细密的泡沫,像有无数细小的声音在里面嘶鸣。
她将七方砚台按北斗七星的方位摆在库房中央,用血亲墨在第七方端砚上写下“柳含烟”三个字。墨字刚写完,六方旧砚突然震动起来,砚池里的干墨重新融化,顺着地面的纹路流向端砚,在中央汇成个黑色的漩涡。
漩涡里浮出那本《墨经》,书页自动翻到最后一页,朱砂笔画和“林”字开始扭曲,像要从纸上挣脱。陈砚之看见柳含烟的影子从漩涡里升起,她穿着旗袍,手里拿着支沾血的毛笔,正对着空气书写,每写一个字,库房里就传出一声凄厉的惨叫,像是1943年的那六位匠人在哀嚎。
“住手!”陈砚之将柳含烟的骨粉撒进漩涡,“你的冤屈已经昭雪,不必再留怨!”
影子猛地转向她,空洞的眼眶里流下墨色的泪:“他们偷我的墨方,害我性命,我要他们永世困在墨里!”
“可你已经牵连无辜。”陈砚之指着小林手臂上的墨痕,“老张和小林与当年的事无关,你这样下去,只会变成真正的厉鬼。”
影子看着小林的墨痕,动作渐渐迟缓。漩涡里的墨汁开始冷却,凝结成块,像块巨大的墨锭。当最后一滴墨汁归入砚台时,柳含烟的影子化作一缕青烟,钻进端砚的砚池,七方砚台同时发出一声轻响,砚底的纹路亮起红光,接着又迅速黯淡,恢复成普通的石头。
小林手臂上的墨痕消失了,《墨经》上的字迹也变得模糊,最后只剩下空白的纸页。
五、档案终章
陈砚之在档案上写下:“1964年谷雨,古籍修复所笔杀案破,七砚归位,柳含烟怨魂安息。怨墨封存于紫檀木盒,深埋库房地下。”
她将七方砚台和《墨经》一起放进木盒,贴上三层封条。祖父的日记最后,她补了一段话:“怨起于不公,墨凝于执念。笔可杀人,亦可书真相。所谓咒术,不过是人心善恶的显影。”
(档案末尾附着一张照片:七方砚台摆放在库房中央,砚池里的墨汁汇集成北斗七星的形状,照片的角落,有个模糊的旗袍影子,正对着镜头微微颔首。)
档案备注:
- 怨墨经化验,含松烟、朱砂及人类骨灰成分,骨灰DNA与柳含烟尸骨一致;
- 七方砚台的石质中均检测出微量神经毒素,与死者体内发现的毒素吻合;
- 墨坊地窖出土的柳含烟尸骨,颈椎处有明显勒痕,证实为他杀。
(归档人:陈砚之)
(归档处:市古籍修复所档案室,地下密室第24柜)
(附:档案入库三年后,有修复师称在月圆之夜,库房地下传来研磨声,次日检查,封条完好,但第七方端砚的砚池里,总会多出一滴墨汁,形似泪痕。)
喜欢悬疑解密档案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悬疑解密档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