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体系中,“异姓结拜”是边军将领间巩固信任、强化协作的常见手段,尤以在辽东边地为甚。
杨凡驻守的重庆,乃四川东部门户,扼守长江上游,是防御流寇入川、震慑西南诸土司的关键节点,与石砫土司的军事协作至关重要。
马祥麟素来务实,治军严明,重然诺,轻生死。同时他身份也很特殊,既是石砫土司的继承人,亦是朝廷敕封的武官。
作为土司继承人,石砫马氏自宋代以来便以武立族,土司内部及与周边势力间,联姻、歃血为盟的传统根深蒂固,结拜本质上便是这种非血缘盟誓的延伸。
杨凡身为川东游击将军,官阶虽略低于他自己,却也绝非云泥之别。他手握重庆强军,对石砫兵入川作战、抵御外敌,在地理与后勤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结拜,利大于弊。
心念电转,利弊已明。
马祥麟得出这等结论后,随即爆发出大笑,笑声牵动肩头伤口也浑不在意。
“好你个杨凡!早想占本帅便宜不成?也罢,你肯星夜驰援,这份人情,便抵得过本帅见过的所有友军!”他扭头厉喝亲兵:“取酒来!要烈的!”
亲兵迅速奉上两囊烧刀子。马祥麟又“噌”地抽出腰刀,刀尖在地上重重划下一个十字印记。
见对方应允,杨凡心头大喜,也跟着起身,与他并肩立于十字之前。
“今日便借这黄土高坡,表我二人赤诚之心!天地日月,共为见证!”
……
翌日,太平县城外。
城外土坡中央已被清理出一块平地,今日他们已回了太平县,要补完仪式。
祭品按“品”字形摆放,三炷清香插于坡顶,马祥麟的腰刀横置于祭品之侧,取天地共鉴之意。
亲兵们用新折的翠绿树枝搭建起一座简易的“神位”,上书“天地日月”四个遒劲大字。
参与仪式的杨凡与马祥麟各带了一名心腹亲信作为见证。
杨凡身旁是秦起明,马祥麟那边则是军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石砫军官。
按规矩,“结义在情,不在官阶”,结义需依年齿排定序位。二人互报生辰八字后,肯定是马祥麟年长杨凡数岁。
故以兄居左,弟居右,两人并肩面朝“天地日月”神位。
由年长的马祥麟领誓,二人共同跪拜天地,三叩首,以示虔诚。
礼毕起身,两人异口同声:“今有马祥麟、杨凡,于此黄土高坡,昭告天地日月,愿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若负此誓,天地共诛!”
誓言落定,马祥麟取过备好的短刀,神色庄重,两人依次在左手食指上划开一道小口。殷红的血珠滴入同一只粗陶酒坛中,与烈酒交融、搅拌。随后,按长幼之序,两人各捧起一碗混着彼此鲜血的烈酒。
“饮此血酒,生死相托,祸福与共!”
“临阵不得观望!友军有难必援!粮草器械互通有无!若违此誓,血酒为咒,神人共戮!”
言毕,两人同时仰脖,将碗中血酒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液混合着淡淡的血腥气,顺着喉管滚落,如一道灼热的火线直贯胸腹。
饮尽后,两人同时将空碗狠狠掼于地上,陶片碎裂之声清脆响亮。
马祥麟一抹嘴边的酒渍,重重一拳擂在杨凡肩头:“好兄弟!日后我石砫的山山水水,你可得多来走动!!”
山风呼啸,卷起两人的衣袂,两人相视而笑,笑声在山谷间久久回荡。
身处明末这党争倾轧、猜忌丛生的复杂政局,与手握重兵的石砫马氏结为异姓兄弟,杨凡权衡之下,始终觉得利大于弊。
这等结拜,属于纯粹的军事联盟,而非朝堂上的政治结党。双方均身处抗敌前线,动机坦荡,不易被朝堂攻讦为“私结势力”。
更何况,其母秦良玉以“忠烈”之名享誉朝野,家族更是深得朝廷信任,所部白杆兵战力彪炳,作战勇猛无畏,且从不居功自傲。
在当今帝王圣上眼中,秦良玉也是所有拥兵将领中唯一的一股清流,是“忠贞体国”的典范,因此才会不惜御笔亲题四首诗赞颂。
一旦与马家结拜的风声传出,其关联的背景本身,便能成为杨凡背景中极为重要的一笔。
除却名声上的裨益,石砫与重庆川东游击营在地理上唇齿相依,在军事上互为犄角,双方的合作空间巨大,资源互补性强。
---
川东游击营自重庆誓师后,一路水陆兼程,此刻终于抵达有友军驻扎的太平县,得以喘息。
此地距离五省总督陈奇瑜指定的目的地兴安州,仅剩三百余里,可谓兵锋已抵战区边缘。
杨凡审时度势,决定在太平县暂作休整。
该县今年初曾遭流寇攻袭,幸赖石砫兵马解围,如今尚处于半军管状态。
杨凡向陈奇瑜发出塘报,禀明太平县遇贼犯境,川东游击营驰援协防,为防贼寇复窜,暂驻此地整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