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城头的风,总带着金戈铁马的凛冽。
郭靖手持那份由杨过派人冒险送来的蒙古军营地图,指腹摩挲着羊皮上密密麻麻的标注——主营、偏帐、粮道、匠营的位置,甚至连夜间巡逻的换防时刻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可他眉头依旧未展,帐内烛火跳动,映着他沉凝的脸。
“地图虽细,但若想毕其功于一役,还差一个契机。”
郭靖的声音沉稳如钟,目光扫过帐内诸将。
“蒙古铁骑势大,营盘互为犄角,硬闯只会损兵折将。”
旁边的黄蓉指尖轻点桌面,接口道:“夫君说得是。蒙古人最擅野战,咱们得让他们的优势发挥不出来才行。”
正说着,帐帘被轻轻掀开,黄药师负手而入,青衫在烛火下泛着冷光。
他将一枚龟甲放在桌上,淡淡道:“契机来了。三日后寅时,必有大雾,浓到五步之外难见人影。”
众人闻言皆喜。
黄药师精研天文地理,他说有雾,便绝不会错。
这雾,正是打破僵局的关键。
襄阳旁边有水,水面经常会泛起大雾,只是时多时少,时有时无罢了。
普通人对此,只能凭借经验去猜。
但黄药师不然,他乃是天下少有的全才,对于天文地理,医卜星相,那是无一不知,无一不精。他会的任何一样,都足以让一个普通人去研究学习一生。
因此,黄药师的话让众人深信不疑。
也都敢因此赌上性命。
三日后,天还未亮,襄阳城外已是白茫茫一片。
雾气像化不开的牛乳,将天地都裹进一片朦胧里。
“出发!”
随着郭靖一声令下,大小武兄弟身披铠甲,已不复当年的青涩。武修文手持长枪,武敦儒腰悬长刀,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
他们身后,朱子柳手持铁笔长刀,武三通赤着双臂手提一根大号的铁桨,几位高手护在侧翼,领着一支精锐步骑结合的精兵,朝着蒙古匠营的方向摸去。
“杀!”
抵达匠营外,武敦儒一声大喝,率先劈开营门。
匠营里多是工匠与看守的老弱兵卒,猝不及防之下顿时大乱。
铁砧倒地的脆响、兵刃碰撞的铿锵、惊惶的叫喊声,在浓雾中炸开,很快便传到了蒙古主营。
“襄阳人疯了?竟然还敢来攻匠营?”
蒙古将领在主营帐内怒吼,立刻调兵遣将,朝着匠营方向驰援。
而此时,另一支队伍正借着浓雾与混乱,悄然靠近蒙古大军的中枢。
郭靖一身蒙古士兵的皮甲,脸上抹着灰泥,混在队伍中,若非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竟与寻常蒙古兵毫无二致。
他身后的精锐皆是如此打扮,步伐轻捷,借着雾气的掩护,如同融入黑暗的影子。
“按原计划,直插粮营!”
郭靖低声传令,声音透过雾气,清晰地传到每个士兵耳中。
此时。
蒙古军的注意力全被匠营的战事吸引,先是大批巡逻的士兵被调往那边支援,但用处不大,因为这些兵战力不足。
所以很快号角响起。
一支支精锐蒙古军兵开始整队列阵,随时就要出发了。
因为这边的乱局,吸引了蒙古军营中大部分军将的注意力。
所以营盘之中,也就对这支“自家人”的队伍毫无防备。
郭靖等人暗自潜入,一路畅通无阻,很快便顺着地图指引,摸到了粮草大营外。
这粮草大营原本隐藏得极好。
周边亦有大军防卫。
但此时的注意力却被二武的军队给吸引住了,就算在盘查郭靖,问询口令时,也是扭头往那边看。
再说了,郭靖手上情报详细,口令对答无误,别人又怎么会怀疑呢?
正因如此,郭靖率兵,轻轻松松就摸到了粮仓位置。
他一眼看到大批的粮草,心中已经有数。
情报一切皆真。
因为储存粮草要求比较严,不是随便搭一个帐篷就是仓库的。
大批量的粮食储存需要做到防湿,隔热,等条件。
困此郭靖一看这里的仓库模样,就心中有数了。
就是这里,没错。
“动手!”
郭靖低吼一声,抽出腰间弯刀,劈开粮营的锁链。
“轰!”
早已备好的火油桶被掷入粮堆,火星一碰,顿时燃起熊熊大火。
浓雾被火光染成橘红色,噼啪作响的燃烧声中,夹杂着蒙古兵的惨叫与惊呼。
“是宋军!宋军摸到粮营了!”
“快救火!快禀报大汗!”
混乱如同瘟疫般蔓延。
此时匠营的战事也已进入尾声,大小武见粮营火起,知道郭靖得手,立刻下令撤军。
蒙古军想追,却被浓雾与粮营的大火搅得方寸大乱,只能眼睁睁看着宋军退回襄阳。
粮营的火光染红了半个夜空时,蒙哥汗的金帐内正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暴怒。
“废物!一群废物!”
蒙哥将手中的银酒杯狠狠砸在地上,酒液溅湿了铺在地上的狼皮地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行走在诸天万界的人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行走在诸天万界的人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