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 章 洋田大队的新希望
洋田大队发现的青石,经地质队借助精密电子显微镜全方位分析,又经省城专家周教授一系列精密检测,二者得出一致结论:洋田大队发现的青石,确为歙石,且品质上乘!
这一消息,恰似一声春雷,在洋田大队瞬间炸开。队员们欢呼雀跃,激动的情绪如汹涌的浪潮在人群中迅速蔓延。柳加林眼眶泛红,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这些日子的殚精竭虑与殷切期盼,终于换来了这振奋人心的时刻。
很快,洋田大队召开全体队员大会。会上,柳加林声音洪亮,兴奋地宣布了青石鉴定结果。社员们的掌声如雷霆般响彻四周,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仿佛看到了洋田大队繁荣昌盛的美好图景。
随后,大队干部们围坐在一起,围绕如何开发利用这一珍贵资源展开热烈商讨。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碰撞,一个初步的发展规划逐渐成形。
其一,成立砚台加工厂。大队决定诚邀业内有名的砚雕师傅,为村里的年轻人传授精湛技艺。这些年轻人将在老师傅的悉心指导下,系统学习砚雕工艺,把精美的歙石雕琢成极具艺术价值的砚台,推向更为广阔的市场,让洋田大队的歙石砚台声名远播。
其二,发展旅游业。凭借歙石产地这一独特优势,打造集地质文化与砚雕文化于一体的特色旅游景点。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让他们亲身领略歙石的开采、加工过程,深度体验砚雕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洋田大队深厚的文化底蕴。
……
另一边,为寻求更广阔的发展机遇与支持,杨东山、王美珍和杨新民三人怀揣精心筹备的资料,踏上了前往省城与文化公司洽谈合作的重要旅程。
抵达省城后,他们受到文化公司的热情迎接,被引领至宽敞明亮的会议室。文化公司的陈总带着几位部门负责人早已等候多时,众人的神情中既饱含期待,又带着审视的目光。
会议开启,杨东山率先发言。他条理清晰、详尽全面地介绍了洋田大队在歙石项目上的前期准备工作。从最初石头鉴定的曲折过程,到鉴定结果的专业分析;从初步拟定的开采规划,包括开采区域的精准划定、开采方式的科学选择以及后续资源保护措施的细致安排;再到与石雕厂合作构思的产品设计思路,如巧妙融入当地独特文化元素打造特色产品等,无一不阐述得清晰透彻。
陈总认真聆听后,对洋田大队的准备工作给予了一定认可,但紧接着道出了心中的担忧,“杨支书,你们的前期筹备工作确实做得扎实。不过,歙石开采与加工是个长期项目,我们最为关注的,是后续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一旦合作开展,我们需要稳定且持续的石料,以保障产品开发与市场推广的顺利推进。”
杨东山心中微微一紧,虽未料到陈总会首先提出这个问题,但他很快镇定下来,沉稳回应,“陈总,关于这一点,我们大队早有周全考量。目前初步估算,我们发现的歙石储量颇为可观。而且,我们已制定了一套合理有序的开采计划,确保石料的稳定供应。同时,我们还在积极勘探周边区域,期望能发现更多潜在的歙石资源。”
话虽如此,文化公司的市场部负责人又提出了关键疑虑,“从市场角度看,歙石产品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一定的市场需求,但当下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我们必须保证合作推出的产品具有足够的差异化与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杨新民赶忙接过话茬,“这一点请各位放心。我们石雕厂的师傅们技艺精湛,经验丰富。我们结合洋田大队的特色,设计了一系列独具匠心的图案与造型。像巧妙融入当地山水风光、传统农耕文化元素,相信这些产品定能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尽管杨东山等人全力回应了文化公司的疑问,陈总仍表示如此重大的合作需时间综合考量,双方未能当场达成合作协议。带着一丝失落,杨东山三人踏上了返回洋田大队的路途。
回到大队后,杨东山等人将省城洽谈的详细情况告知大家。尽管歙石项目合作暂时受挫,众人并未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做好手头工作的决心。
柳加林的施工队在圆满完成化肥厂道路翻新工程后,凭借出色的口碑与过硬的质量,顺利接到附近一家水泥厂的仓库建设项目,业务逐渐步入正轨,发展态势良好。
听闻洋田大队与文化公司合作洽谈遇波折后,柳加林陷入了深思,思索施工队能否助力歙石项目合作。他找到杨东山,言辞恳切地说:“东山舅舅,我仔细想过了。要是能把歙石开采区域和加工厂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好,或许能增强文化公司的合作信心。比如修建宽敞便捷的运输道路,规划合理科学的加工厂布局。我们施工队可以提前规划设计,合作谈成就能马上开工。”
杨东山听后眼前一亮,兴奋地说:“加林,你这想法太棒了!就这么办。这不仅有助于歙石项目合作,对大队的长远发展也意义重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