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如墨,缓缓地洒落在洋田村。村里的灯火在夜色中渐渐稀疏,好似繁星一颗颗隐匿于夜空,唯有柳加林住处的窗户还顽强地透出一缕温暖的光,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明亮。
房间内,暖黄色的灯光柔和地铺洒开来。柳加林坐在桌前,灯光映照着他轮廓分明的侧脸,透着几分沉稳与思索。
张芳芳则安静地坐在床边,身姿轻盈,眼神灵动,满含着对这几天经历的回味与感慨。
“加林,咱们回来都3天了。这3天可真是收获满满啊!”
张芳芳的声音清脆悦耳,打破了房间里短暂的宁静 ,“还记得回来第一天,我们刚一下车,就在街上碰到了卖笋干的大叔和卖香菇木耳的大婶,当场就谈成了两笔生意。”
说着,她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灿烂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般明媚。
柳加林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笑意,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张芳芳兴致勃勃地接着讲,“昨天我们在杨东山家吃饭,大家相谈甚欢,也算是有了一个友好相处的开端。今天我到附近村里转了转,把几家土鸡蛋和野葛粉、番蓄粉等货源都联系好了。”
她越说越兴奋,眼中闪烁着喜悦的光芒,整个人都散发着一种自信与活力。
“是啊,芳芳。”柳加林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我和杨东山舅舅的谈话也很顺利。我们各自都做了让步,我同意建筑施工队以大队名义运作,至少得挂大队的牌子,不过经济上要独立核算,我们得有自主权,并且按一定比例缴纳给大队管理费。”
“加林,那你要承建的工程项目,是包工包料,还是按清工算呢?”张芳芳歪着头,眼中带着一丝好奇问道。
柳加林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回答:“这应该是签合同的时候定的吧?”
“是签合同时要定下来的。”张芳芳耐心解释道:“如果是大的、整体的项目,一般都是包工包料;零星的项目可以按点工算,也就是做一天算一天进行结算;还有一种是包工不包料,材料归发包方,受包方只负责施工。这些可得弄清楚,否则合同都没法签。”
“芳芳,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啊?”柳加林眼中满是惊讶,“你们城里中学也教这些吗?我们农村中学可没学过这些内容。”
张芳芳轻轻摇了摇头,笑着说:“我在学校也没学过这些东西,是以前听到我爸跟别人谈天时讲到过。工程承包确实有这几种结算工程款的方式,我爸以前也参与过一些小工程。”
“哦哦,原来是这样。”柳加林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敲打桌面,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在心里默默想着,如今要组建建筑工程队,必须得有两台振动器,一台插入式,一台平板式,这是打水泥必不可少的工具。
可这年头物资极度紧张,东西都要凭票供应,自己在城里人生地不熟,究竟该去哪里弄票呢?想到这里,柳加林不禁愁得直叹气,脸上满是焦虑与无奈。
“加林,你这是怎么啦?”张芳芳察觉到柳加林的异样,投去关切目光,轻声询问道。
柳加林满脸无奈,苦笑着叹了口气,“芳芳,不瞒你说,我那施工队现在急缺两台振动器,可如今物资紧张,全都得凭票供应,我实在是想不出办法去哪里搞到票啊。”
说着,他缓缓摇了摇头,眉头拧成了个“川”字,眼神里满是焦虑与无助。
张芳芳听后,微微蹙起眉头,认真思索起来。突然,她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加林,我倒是想起一个人!咱们开的食品店,不是请了小宁姑娘来帮忙嘛,她叔叔正是县物资局局长。要是你去店里找小宁,让她带你去见她叔叔,说不定能解决问题呢。”
“小宁姑娘是宁局长的侄女?”柳加林又惊又喜,脸上瞬间绽放出希望的光彩,“哎呀,芳芳,还是你脑袋转得快,太有办法了!”说着,他猛地一拍大腿,整个人都来了精神,仿佛之前的阴霾一扫而空。
“不过话说回来,”张芳芳话锋一转,关切地问道:“你要买这些东西,资金方面准备得怎么样了?是不是钱不够开支呀?”
柳加林看向张芳芳,犹豫了一下,轻轻点了点头,“嗯,还差一些。”
“还差多少?要不这样,你先从我存折上取点用。”张芳芳说着,便起身去拿放在抽屉里的存折。
“那怎么行?”柳加林连忙阻拦,“你进货也需要资金周转啊。”
张芳芳摆了摆手,认真地说:“你可以向发包方要求预支一部分款项作为启动资金。要是还不够,我这边再给你凑凑。这开店的本钱本来就有你的份,你现在有急用,肯定得先紧着你。我这边还能再想想其他办法。”
……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天边才泛起一丝微光,柳加林就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了。他简单洗漱一番,连镜子都没顾得上照,热了下昨晚剩余的饭菜,匆匆扒拉了几口,便急急忙忙出了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