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英看向广东镇总兵和南洋水师参将,广东镇总兵府,重点在于保障珠江口及沿海繁华州府安全,清理匪患,支持市舶司贸易。改编时,要考虑组建专门的海防游击府,配备岸防炮台与快船。
他特别强调水师:南海水师参将府,责任重大!尔等不仅要肃清近海航道,更要逐步将巡逻范围前出至南海诸岛,护卫往来大明的商船队,展示帝国海权。战舰要更新,炮火要犀利,水手要精练。陛下与吴王殿下对水师期望甚高,莫要辜负!
南洋水师参将,一位面色被海风侵蚀得黝黑发亮的老将,起身洪亮应道:末将遵命!定当厉兵秣马,使我大明龙旗,扬威南洋!
沐英又补充道:广西镇,则需注意与安南方向的边境宁静,同时作为云南、贵州的侧翼保障。各镇之间,必须建立起有效的联络与支援机制。
南部战区的人事安排,尤为微妙。沐英长期经营云南,旧部众多;晋王朱?在山西旧部也有一些被整合进来;朝廷又空降了如王弼等将领。如何平衡各方,确保改编顺利进行,考验着沐英的政治智慧。
会议中,对于各镇副总兵、参将等关键职位的人选,进行了激烈而审慎的讨论。
沐英坚持能力与对新制理解为首要标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晋王朱?的情绪,将其部分确有能力的通过考核的旧部安排在了合适位置。
而定远侯王弼,则被委以负责整个战区改编督导与军纪纠察的重任,利用其铁面无私的作风,确保改革不走样。
对于常升的调离,沐英公开表示:常将军勇猛善战,调任前军都督府,乃朝廷重用,亦是给我南部战区引入新血、加强与其他战区交流之机。望诸位勿存门户之见,一切以国事为重。 此举安抚了可能存在的沐英旧部的不满情绪。
后勤方面,南部战区面临与西部不同的挑战。烟瘴之地,疫病防治是关键,军需物资中药品、防暑降温物品比例需提高。水师则需要专门的舰船维护、弹药补给体系。
沐英要求后勤部门制定详尽的《南部战区后勤保障细则》,尤其要保障偏远哨所和海上舰队的补给畅通。
思想宣慰工作在此地也更具特色。沐英要求宣慰使们不仅要宣讲忠君爱国,还要结合当地民族文化,编写通俗易懂的教材,宣传新政带来的好处,化解因改制可能引发的民族隔阂。对于水师,则要强调开拓海洋、为国争光的新观念。
当南部战区的纲要初步拟定,细节逐一落定后,改革的焦点,便迅速转向了帝国的东海岸——前军都督府的改制。
几乎在南部战区会议结束的同时,位于南昌府的原前军都督府衙门,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这里即将挂上大明东部战区都督府的牌匾。
与南部战区的湿热、西部战区的辽阔不同,东部战区地处帝国财赋重地,长江下游、运河沿岸,商业发达,人口稠密,且直面广阔的东海,肩负着护卫漕运、震慑倭国、开拓海贸的重任。
东部战区的主官任命,同样经过深思熟虑。总兵官由德高望重、善于统筹且精通水战的信国公汤和出任,授大将军衔。汤和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为人谨慎稳重,由他坐镇帝国最富庶的东部,朱元璋最为放心。
副总兵官两人:一位是长兴侯耿炳文,授上将军衔,以善守闻名,负责陆上防务体系的构建与巩固;另一位则是楚王朱桢,授中将军衔。这位年轻的王爷被封在武昌,此次被任命为战区副帅,参与东部防务,既是锻炼,也是皇室进一步掌控重要战区的体现。
东部战区的核心任务明确:
其一,整合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卫所,改编为强大的岸防与内陆机动力量,确保财赋之地的绝对安全。
其二,强化水师建设,大明南洋水师参将府与南部战区的南海水师呼应,彻底掌控东海制海权,护卫通往南洋、西洋的航线,并应对可能来自更遥远海洋的挑战。
其三,妥善处理与倭国南朝的关系,利用驻军权施加影响,同时警惕任何可能的反复。
其四,保障漕运这一帝国生命线的畅通无阻,需要与漕运总督衙门密切协作。
汤和在南昌的首次战区会议上,语气沉稳地定调:东部战区,富甲天下,亦责任重大。改编之事,宜稳不宜乱。各卫所改编,需与地方民生相结合,不可影响漕运、商贸。水师建设,乃重中之重,要人给人,要船造船!吴王殿下曾言,未来之财富与威胁,皆可能来自海上,吾等当深以为然!
楚王朱桢虽然年轻,但态度谦逊,表示将虚心向汤和、耿炳文等老将学习,尽快熟悉军务。他的加入,为东部战区带来了新的活力。
随着南部、东部两大战区改制的全面启动,大明军改的宏伟蓝图,已然覆盖了帝国的中部、北部、西部、南部和东部。
五大战区的骨架已然搭起,剩下的便是持续的血肉填充与细节打磨。从应天的军事改革委员会,到遍布各地的战区都督府,一套全新的、高度中央集权、指挥高效、装备精良、思想统一的军事体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向一个未知但充满希望的全新高度。而这一切的成效,都需要时间与未来可能的战火来检验。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