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会在肃穆而又隐含亢奋的气氛中结束。庞大的战争机器和国家意志开始高效运转,无数的粮草、军械、银钱从各地的仓库中调出,汇聚于太仓、宁波等港口。即将远征的将士们告别家人,士气高昂地登上海船。一支规模空前庞大的特混舰队正在迅速成型,它的目标,直指东瀛。
……
时间悄然步入十二月。北疆的瘟疫在周济民、顾清源等人不懈的努力以及神策提举司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下,终于被彻底压制下去,疫情消散,边境秩序逐渐恢复。一直坐镇北平,劳心劳力的鄂国公常遇春,因积劳成疾,旧伤复发,朱元璋特旨令其卸任前军都督府左都督之职,回京静养。常遇春于十二月初回到了南京城中,天子亲自慰问,赏赐无数,嘱其好生将息。
常遇春回府,见到家人,自是欢喜。听闻女儿常靖澜即将临盆,更是添了一份期待。
……
十二月中的一夜,北风呼啸,吴王府却灯火通明,尤其是侧妃常靖澜所居的院落,人影憧憧,气氛紧张中透着期盼。
朱栋在产房外的回廊里来回踱步,眉头微锁,虽然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但每次面临这种时刻,依旧难以完全平静。王妃徐妙云陪在一旁,温言安慰道:“殿下放心,靖澜妹妹身体底子好,吉人自有天相,定会平安无事。”她虽为正妃,但与常靖澜情同姐妹,此刻的担忧丝毫不亚于朱栋。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内侍尖声禀报:“陛下驾到!皇后娘娘驾到!”
朱栋和徐妙云连忙迎驾。只见朱元璋和马皇后身着常服,在一众内侍宫女的簇拥下快步走来,脸上带着关切。
“不必多礼了。”朱元璋摆摆手,看向产房,“里面情况如何?咱听说常氏要生了,放心不下,过来看看。”
马皇后也道:“是啊,靖澜这孩子身子重了,我心里惦记着。太医可都在里面了?”
朱栋回道:“回父皇、母后,太医和稳婆都在里面。方才说胎位还算正,只是……时间似乎久了些。”他的语气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马皇后握住徐妙云的手,轻声道:“女人生孩子,就是在鬼门关前走一遭,时间长些也是常事。妙云,你也辛苦了,陪着栋儿在这里熬着。”
就在这时,产房内传出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众人精神一振。不一会儿,一位嬷嬷抱着一个襁褓出来,满脸喜色地禀报:“恭喜陛下,恭喜皇后娘娘,恭喜吴王殿下,王妃娘娘!常娘娘诞下一位郡主!母女平安!”
朱元璋和马皇后面露喜色:“好啊!郡主好!”
朱栋松了口气,连忙问:“靖澜如何?”
“回殿下,常娘娘有些脱力,但精神尚好。”嬷嬷回道。
众人正自欢喜,忽听得产房内稳婆惊呼一声:“等等!还有一个!是双生子!”
门外众人皆是一愣,随即大喜过望!朱栋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双生子生产更为艰难危险!
又过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在众人焦灼的等待中,产房内再次传出一声啼哭,声音似乎比刚才的姐姐还要洪亮几分!
很快,另一位嬷嬷抱着另一个襁褓出来,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天大的喜事!天大的喜事啊!恭喜陛下,皇后娘娘,吴王殿下!常娘娘又诞下一位小王子!是双生子!母子平安!”
“龙凤胎?!”朱元璋闻言,先是一怔,随即龙颜大悦,抚掌大笑:“好!好!好!龙凤呈祥,天佑我朱家!天佑大明啊!哈哈哈!”
马皇后也是喜极而泣,连声道:“祖宗保佑!真是祖宗保佑!靖澜这孩子,立了大功了!”
朱栋此刻也是心花怒放,巨大的喜悦冲散了之前的担忧,他连忙向父皇母后道喜,又急切地问:“靖澜现在怎么样?”
太医此时从产房内出来,恭敬回禀:“陛下,娘娘,殿下放心。常娘娘确是因生产双生子,耗力过甚,此刻甚是虚弱,但脉象已渐平稳,并无性命之忧。臣已开了温补调理的方子,即刻去煎药。只需好生将养一段时日,便能恢复。”
朱元璋立刻下令:“用最好的药!需要什么,直接从太医院库房取,或是去朕的内库取!务必把常氏的身体给朕调养好!”
“臣遵旨!”太医连忙躬身领命。
这时,乳母将两个襁褓抱到近前。朱元璋和马皇后凑上前去看,只见先出生的女婴小巧玲珑,皮肤红润,正咂着小嘴;后出生的男婴则显得更为壮实,睁着乌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朱元璋越看越喜爱,朗声笑道:“栋儿,你可是又为咱老朱家添了一对好孙儿孙女啊!前次之功,咱还未赏你,今日双喜临门,正好一并赏了!咱要给这两个孩子赐名!”
朱栋连忙跪下:“儿臣代孩子们谢父皇恩典!请父皇赐名!”
朱元璋略一沉吟,道:“女孩儿,如玉之华,赐名‘玉璲’,封永嘉郡主!男孩儿,如日之辉,赐名‘同煇’,封淮安郡王!成年之后便可之藩!至于这淮安郡王爵位,能传几代,就看他们自己将来的造化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