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朱标适时上前,从内侍手中接过两个盛满御酒的金樽,分别递给秦王和晋王,自己亦举起一杯,温润如玉的脸上满是真挚:“三弟、四弟,饮此一杯,为兄为你们壮行!此去经年,关山万里。望三弟持重如秦山,守西陲金汤永固!望四弟沉毅如晋水,护北疆门户安然!西疆安,则天下安!父皇母后及为兄在京师,静待贤弟们建功立业,捷报频传!” 他的话语,既有储君的期许,更有兄长的关怀。
秦王、晋王感动不已,举杯齐声道:“谢太子殿下!臣弟定不负厚望!” 三人仰头,将杯中烈酒一饮而尽,豪气干云。
一直含笑旁观的吴王朱栋,此刻也踱步上前。他先是对着两位弟弟拱了拱手,脸上带着一贯的从容浅笑:“三弟、四弟,此去为国屏藩,辛苦万分。小弟在枢机堂,定当竭尽所能,为两位弟弟筹措粮饷军械,梳理军情讯息。” 他的目光似乎无意间扫过晋王朱棡,随即很自然地伸出手,看似亲昵地轻轻拍了拍晋王的肩膀,指尖却极其隐蔽地在晋王肩胛处略作停顿,力道微不可察。
晋王朱棡身体几不可察地微微一僵,瞬间便恢复如常,但眼神深处却闪过一丝了然。就在这短暂的肢体接触中,一张折叠得极小的坚韧的桑皮纸,已被朱栋以精妙手法塞入了晋王朱棡亲王常服内衬的暗袋里。朱栋脸上笑容不变,声音清朗:“四弟此去太原,责任重大。小弟前日翻阅枢密档册,见甘肃行都司奏报,言及河西走廊水草丰美之地,颇宜畜养良驹,更兼有前元遗留之几处隐秘马场,若能善加经营,或可为我大明铁骑再添一臂之力?四弟空闲之时,不妨稍加留意。” 他最后几个字,说得意味深长。
晋王朱棡心中雪亮,方才肩胛处那点微妙的触感,以及此刻二哥口中提及的甘肃、隐秘马场,都与那张悄然入怀的密函息息相关。他面上不动声色,拱手还礼:“二哥心细如发,枢机堂执掌天下军情,洞若观火。弟弟记下了,定当详加勘察,不负二哥提醒。” 兄弟二人目光交汇,一切尽在不言中。
秦王朱樉虽不知内情,但也知朱栋掌控鹗羽卫,消息灵通,其言必有深意,也默默记在心中。
“时辰已到!” 礼部官员高声唱喏。
呜——!呜——!呜——!
三声低沉雄浑的号炮,次第炸响,声震应天!这是亲王仪仗启程的号令!
“儿臣拜别父皇、母后!太子殿下!二哥!” 秦王、晋王再次深深一揖,随即毅然转身,在各自王府长史、护卫指挥使的簇拥下,大步走向自己的车驾。
“起驾——!” 王府仪卫使洪亮的声音响起。
旌旗翻卷,鼓乐齐鸣!秦王朱樉那面巨大的赤底金边“秦”字王旗率先移动,象征着征伐与威严的斧钺仪仗在前开道。紧接着是晋王朱棡的“晋”字王旗。两位亲王的金顶朱轮王辇在精锐护卫的簇拥下,缓缓启动。庞大的车队如同苏醒的巨龙,车轮碾过御道青石,发出隆隆的声响,卷起淡淡的烟尘,向着西北、正北的方向,浩浩荡荡,迤逦而去。
城楼之上,朱元璋负手而立,玄色披风在秋风中猎猎作响,目光如同翱翔九天的苍鹰,追随着两个儿子远去的仪仗,直至其融入远方的秋色之中。他的身影在巍峨的城墙衬托下,显得无比高大而孤寂。马皇后在太子朱标身侧,望着儿子们消失的方向,眼中泪光闪烁,最终化作一声悠长的叹息。朱标神色肃穆,眼神中充满对兄弟的祝福与对帝国西陲的思虑。
吴王朱栋则微微眯起眼睛,嘴角那抹若有若无的笑意更深了些,仿佛看到了无数无形的丝线,正从应天的枢机堂、鹗羽卫,随着两位弟弟的车驾,悄然延伸向辽阔而充满未知的西北大地。
秋阳高悬,将玄武门巨大的影子投射在金水河上,也仿佛预示着,大明王朝经略西陲,控驭四方的宏大篇章,正随着这两位龙子的西行,徐徐展开。帝国的意志,如同这秋日长风,正席卷向更远的疆域。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