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的分量,比之前更重!
刘基纵然是运筹帷幄的谋圣,此刻心中也掀起了波澜。太子侧妃!未来太子登基,至少是妃位!女儿若能入东宫,以她的品性才情,定能安身立命。帝后亲自开口,态度诚恳。他迅速权衡,离席,撩袍跪地,动作一丝不苟,声音沉稳而带着感激:“陛下!娘娘!天恩浩荡,臣刘基铭感五内!小女徽音能得陛下娘娘如此青睐,入侍东宫,实乃刘门无上荣光!臣必当严饬小女,恪守宫规,谨遵妇德,尽心竭力侍奉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以报天恩!”他没有丝毫犹豫,这是为臣者的本分,也是为父者能为女儿谋得的最好归宿。
韩宜可更是激动得难以自持。他一生以清直着称,女儿能嫁入东宫,成为太子侧妃,这不仅是家族的荣耀,更是对他一生清名操守的最大肯定!他离席的动作甚至有些颤抖,深深跪伏下去,声音带着激动和哽咽:“陛下!娘娘!圣恩如天!臣韩宜可,一介寒微,蒙陛下拔擢,得列朝班,已是粉身难报!今又蒙天恩,不弃小女鄙陋,许以侍奉储君之侧…臣…臣唯有肝脑涂地,效忠陛下、太子,以报此再造之恩!小女砚秋,性情刚直,若入宫闱,臣定严加教诲,使其明礼仪,知进退,安守本分,绝不负陛下娘娘厚望!”他的额头紧紧贴着冰凉的金砖地面。
太子朱标也立刻起身,走到刘基和韩宜可面前,亲自将他们一一扶起,语气温和而郑重:“刘先生、韩御史快快请起!徽音与砚秋二位姑娘贤名,孤亦有耳闻。能得二位贤良入东宫,实乃孤之幸事。孤在此承诺,必以礼相待,视若家人。”他温润的目光带着真诚的保证,让刘基和韩宜可心中大定。
“好!好啊!”朱元璋抚掌大笑,声震屋梁,脸上是毫不掩饰的畅快和欣慰,“看看!这才叫门当户对!这才叫天作之合!亲家们!”他这一声亲家,叫得无比自然亲热。
“陛下!”汤和、冯胜、刘基、韩宜可四人连忙躬身应道,脸上都洋溢着激动和喜悦的笑容。暖阁内的气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觥筹交错,笑语喧阗。
朱棣端着酒杯凑到朱栋身边,挤眉弄眼,压低声音:“二哥!谢了啊!”意思是多谢朱栋提前排掉了那个雷。朱栋笑着捶了他肩膀一下:“少贫!以后好好对人家汤家姑娘!”朱橚也腼腆地过来向朱栋敬酒:“谢二哥费心。”
因是家宴,几位贵女被安排在偏厅由马皇后身边的女官陪伴,此时也被请过来见礼。刘基趁众人热闹,不动声色地靠近女儿刘徽音刘徽音身着淡雅的藕荷色衣裙,气质沉静如水,向父亲盈盈一礼。
刘基看着女儿清丽淡雅的容颜,眼中是慈父的关切,他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千钧:“徽音吾儿,东宫,非寻常富贵乡,乃天下漩涡之眼。今日荣宠加身,他日或伴惊涛骇浪。切记,守本心如磐石,持中正似北辰。不争不妒,不矜不伐。唯谨守本分,修德养性,方能立身长久。太子仁厚,太子妃贤德,汝当敬之如姊。切记!切记!”这是老父亲在女儿踏入深宫前,最后的、也是最深沉的叮嘱。
刘徽音迎着父亲洞悉世情又饱含担忧的目光,深深颔首,眼神清澈而坚定:“女儿谨记父亲教诲。必当克己复礼,安守本分,不负父亲、不负天恩。”
另一边,韩宜可也正拉着女儿韩砚秋的手。韩砚秋容貌清秀,眉宇间果然有几分其父的刚正之气。韩宜可没有太多华丽的叮嘱,只沉声道:“砚秋,入得宫门,谨记本分二字!持身要正,行事要端。太子乃未来明君,汝当尽心侍奉。太子妃为东宫之主,汝当敬重有加。吾韩家门风,唯清直二字,勿失勿忘!”
“女儿明白!定谨守门风,不辱父志!”韩砚秋的声音清脆有力。
家宴在热烈而融洽的气氛中持续了很久。朱元璋兴致极高,谈兴甚浓。汤和、冯胜也感慨万千。刘基和韩宜可则更多谈及天下治理。朱标、朱栋、朱棣、朱橚几兄弟也陪着说话,席间不时爆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这一刻,没有君臣的森严界限,更像是一个庞大的功成名就的家族在享受其乐融融的团聚时光。
宴席尾声,朱元璋红光满面,对侍立一旁的贴身太监朴公公吩咐道:“太子纳侧妃,乃国之嘉礼!着礼部、大宗正院即刻会同钦天监,择选吉日良辰!务要隆重周全,彰显皇家体统与天家恩泽!”
“老奴遵旨!”朴公公躬身领命。
朱元璋又看向汤和、冯胜:“至于老五老六的婚事,也一并让礼部和大宗正院先议着,等太子大礼之后,再择吉日为他们完婚!聘礼、仪程,都要按亲王正妃的最高规制来办!”
“谢父皇(陛下)!”朱棣、朱橚、汤和、冯胜齐声谢恩。
“好了!今日尽兴!”朱元璋心满意足地站起身,“亲家们回去也好好准备准备!咱们朱家,又要添丁进口,开枝散叶了!哈哈哈!”他畅快的大笑声在坤宁宫暖阁内回荡,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夕阳的金辉透过精致的窗棂,洒在暖阁内每一个人的笑脸上,为这桩桩天家姻缘定下的日子,镀上了一层温暖而喜庆的光晕。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