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新官上任的改革
钟浩升任采购科长的红头文件,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得整个轧钢厂后勤系统滋滋作响。羡慕、嫉妒、质疑、观望……各种复杂的目光聚焦在那间小小的科长办公室。所有人都想知道,这个年仅二十出头、火箭般蹿升的年轻人,第一把火会烧向哪里,又能烧出多大动静。
答案很快揭晓。钟浩上任后召开的第一次科室会议,就直接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他要彻底改革采购流程。
没有寒暄,没有套话,他直接将一份厚厚的、用钢笔工整书写(辅以系统提供的标准表格模板)的《红星轧钢厂采购科工作规范及流程改革方案(草案)》分发到每个人手中。
“各位同志,”钟浩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过去我们的采购工作,存在很多不规范、不透明的地方。依赖个人关系、价格水分大、质量把控不严、甚至滋生了一些不好的现象。这不仅损害了厂里的利益,也让我们采购科背负了不好的名声。”
他目光扫过台下神色各异的科员,重点在赵师傅那几个老师傅脸上停顿了一下。
“从今天起,一切按新规矩办。所有采购项目,无论大小,必须遵循‘申请-询价-比价-审批-签约-验收-入库-付款’的完整流程。重点在这里——”他敲了敲方案,“建立供应商档案库,引入竞争机制,重要物资必须有三家以上供应商同时报价;成立由采购科、使用车间、技术科、财务科联合组成的采购评审小组,集体决定供应商;合同条款必须清晰规范,验收标准必须明确严格;所有流程文件必须归档备查,随时接受审计。”
这一套融合了现代供应链管理和内部控制理念的制度,对于这个习惯了“师傅带徒弟”、“关系比规则好用”的年代,无疑是颠覆性的冲击!
台下瞬间炸了锅!
以赵师傅为首的几个老采购员脸色变得极其难看。这新规矩,简直是刀刀砍在他们的命根子上!断了他们的财路(回扣),削了他们的权力(个人决定权),还要把他们放在阳光下烤(多方监督)!这比直接骂他们一顿还难受!
“钟科长!这……这恐怕不合适吧?”赵师傅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语气激动,“采购这活儿,讲究的是灵活!是关系!您这又是评审小组又是多方报价的,流程太繁琐了!等一套程序走下来,黄花菜都凉了!耽误了生产算谁的?有些紧俏物资,哪有时间给你搞三家公司报价?就得靠老关系、靠面子去抢!”
“就是!纸上谈兵!根本不懂实际工作难度!” “年轻人想表现自己可以理解,但不能瞎搞啊!” “这规矩定下来,以后活都没法干了!”
其他几个老油条也纷纷附和,抱怨声、质疑声响成一片。科室里其他一些年轻科员虽然觉得新制度更公平,但也不敢吱声,只能偷偷观察钟浩的反应。
甚至其他部门的人也听说了消息,跑来看热闹,交头接耳,等着看钟浩如何下台。他们都觉得,这年轻人太理想主义,肯定玩不转,最后还得向老规矩妥协。
面对几乎一边倒的反对和质疑,钟浩并没有动怒,也没有强行压制。他等抱怨声稍微平息,才缓缓开口,语气依旧平稳:“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特殊情况当然可以特殊处理,但必须报备说明理由,事后接受核查。至于效率……”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如果因为规范流程就耽误生产,那只能说明我们之前的工作太粗糙,太依赖个人,而不是流程本身有问题。我相信,规范的流程从长远看,只会提高效率,减少失误和损失。”
但他也知道,空口白话无法服众。他话锋一转:“既然大家有疑虑,那我们就不妨先试点。下一个季度各车间的劳保手套采购,规模不大,就严格按照新流程来走一遍。我们看看效果如何。”
这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项目,反对派们虽然不满,但也不好再强烈反对,只好抱着看笑话的心态,等着钟浩出丑。
然而,接下来的试点过程,却让所有人大开眼界。
钟浩亲自操刀。他通过系统查询和韩春明的渠道,迅速找到了五家以上的劳保用品生产厂和供应商。发放统一的询价单,明确规格、质量、交货期要求。然后召集了由搬运车间代表、仓库管理员、财务科干事组成的临时评审小组(人不多,但代表了几方),公开拆封报价单,对比价格、质量、售后条款。
整个过程公开、透明、规范。最终,一家之前并不起眼、但质量过硬、价格公道的集体所有制小厂中标。签约,送货,联合验收,入库,付款……流程清晰流畅。
最终结果一核算,这次采购的成本,比往年同期降低了整整百分之三十!而手套的质量,经过工人试用,反馈反而比以前更好了!
事实胜于雄辩!
之前那些抱怨的声音,一下子小了很多。年轻科员们眼睛亮了,觉得跟着这样的科长干活,有奔头!就连一些中间派的老科员,也开始暗自点头。毕竟,谁不想工作环境更清朗,少背点黑锅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钢铁洪流中的整活大师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四合院:钢铁洪流中的整活大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