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海战大捷的余波,在汴京持续发酵。朝廷的封赏明旨下达,迅速传遍朝野。张指挥使擢升两级,赐爵“靖海伯”,赏金千两,帛五百匹,其麾下将士亦按功绩各有封赏,阵亡者抚恤优厚。如此厚重且高效的赏赐,在以往极为罕见,充分彰显了皇帝对此次海战胜利的重视,以及“绩效管理”在军事奖惩上的坚决贯彻。登州水师乃至整个大宋水军士气大振,以往被视为“苦寒边鄙”的水师职位,一时间竟成了香饽饽,不少将门子弟开始托关系想调入水师,以期在未来的海上绩效中分一杯羹。
然而,任何变革总会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水师的骤然得势和资源倾斜,引起了一些传统陆军体系内,尤其是某些承平日久、却依旧占据大量军饷份额的禁军将领的不满。这一日,在枢密院例行议事之后,几位资历颇老的禁军都指挥使便聚在一起私下抱怨。
“不过是剿灭了一伙海寇,便如此大张旗鼓地封赏,那张三(张指挥使)更是直接封了伯!我等戍守京畿,护卫社稷,劳苦功高,何曾见过陛下如此厚赏?”一位姓王的都指挥使酸熘熘地说道,他所在的禁军部队,近年因训练懈怠,在几次内部“绩效考评”中表现平平。
旁边一位李姓指挥使附和道:“王兄所言极是!如今朝廷眼里,怕是只有那劳什子‘绩效’了!练兵、戍守这些本分,倒显得无足轻重了。长此以往,只怕寒了陆师弟兄们的心啊!”
“听说接下来还要加大水师投入,建造更多新式战舰,这钱从何来?还不是要削减我等陆师的用度?”另一人忧心忡忡。
这些牢骚话,很快便通过某些渠道,传到了赵小川的耳中。他并未动怒,反而觉得这是一个进一步推行军事改革、强化绩效导向的好机会。
几日后的大朝会,赵小川特意让枢密院详细汇报了登州海战的经过、战果及其对海防安全的重大意义,并再次当众表彰了张指挥使及登州水师的功绩。随后,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那几位面露不忿的禁军将领,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朕闻近日朝野有议,认为朝廷对水师赏赐过厚,而忽略了陆师将士。”他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整个垂拱殿,“朕今日便与诸卿论一论,何为‘绩效’。”
“张卿率水师将士,于迷雾险滩之中,寻敌踪,布罗网,血战擒酋,扬我国威于海上,彻底肃清一股长期威胁我海疆、勾结外敌的顽匪,使我东南沿海商路得以安宁,万千百姓免受侵扰。此功,难道不当厚赏?此绩效,难道不卓着?”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丝冷意:“反之,若有一军,空耗钱粮,占据要津,却训练懈怠,军纪涣散,在朕推行的历次绩效考评中,表现平平,甚至屡有瑕疵。试问诸卿,此等军队,朕是应该因其‘劳苦功高’而继续厚养,还是应该督促其整改,甚至削减其用度,将资源投给更能产生绩效、更能保境安民的军队?”
一番话,说得那几位心有不满的将领面红耳赤,冷汗涔涔而下,连忙出列请罪:“臣等愚钝,陛下圣明!”
赵小川摆摆手,语气缓和下来:“朕并非不重陆师。陆师乃国家柱石,不可或缺。然,赏罚分明,绩效导向,方能激励将士用命,强我国防!无论是水师还是陆师,无论是边军还是禁军,只要能在其位,谋其政,做出实实在在的绩效,朕绝不吝封赏!若尸位素餐,绩效不彰,即便是开国勋贵之后,朕也绝不姑息!此乃强军之道,亦是绩效管理之要义!”
他当场宣布,由枢密院牵头,对全国各军进行新一轮的、更为严格的绩效评估,评估结果将直接与军饷拨付、装备更新、将领升迁乃至部队编制挂钩。此言一出,满朝文武,尤其是军方人员,无不凛然。他们彻底明白,皇帝推行绩效管理的决心坚不可摧,以往靠资历、靠关系混日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
就在朝堂上因功赏和绩效改革再起波澜之时,肃政司对“算盘先生”残余势力的追查,也有了新的发现。顾千帆亲自审讯了重伤被擒的“锚鬼”,此人性情凶悍顽固,但对“算盘先生”却有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崇拜,寻常刑罚难以撬开他的嘴。顾千帆改变了策略,不再逼问“算盘”的身份,转而询问其组织架构、运作模式以及可能隐藏的其他据点。
在一种特制的、能放大痛觉却不会致命的新型药剂(由太医署和将作监联合研发,代号“绩效清醒剂”)的辅助下,“锚鬼”的精神防线终于出现了一丝缝隙。他断断续续地透露,“算盘先生”麾下,除了他这样负责行动的头目,还有专门负责商业经营、情报搜集、技术研究等不同职能的体系,彼此之间横向联系极少,皆由“算盘”垂直管理。他还提到了一个代号“珠阁”的地方,似乎是“算盘先生”存放重要物资和档案的核心秘库之一,但其具体位置,连他也不清楚,只知道可能与海外某个岛屿有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朕的北宋欢乐多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朕的北宋欢乐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