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四海最终还是没能抵挡住巨额利润的诱惑和破产的压力,在孙管家再次登门时,应下了那桩海外走私的买卖。他变卖了些家当,又东拼西凑,总算凑齐了孙管家要求的“本金”,换回了一张盖着奇怪印章、约定在明州(今宁波)某处隐秘码头接货的契书。揣着这张轻飘飘却又重若千斤的纸,钱四海感觉自己的心也跟着飘向了那未知而危险的大海,既有对暴富的憧憬,更有对未来的恐惧和一丝挥之不去的负罪感。
与此同时,肃政司“捕风”小组对沿海线索的追查,也取得了关键性突破。通过对那支携带猎隼的神秘船队进行不懈的追踪和情报交叉验证,顾千帆基本确认,这支船队隶属于一个近年来在东南沿海迅速崛起的海商集团,其首领极为神秘,外人只知其代号为“算盘先生”。此人与江南某些豪族关系暧昧,资金流转极其隐蔽,且似乎与高丽、倭国的一些势力也有往来。更重要的是,有可靠情报显示,“算盘先生”近期曾重金悬赏,寻找一张据说标注了“蓬莱仙岛”确切位置与前朝沉宝地点的古老海图。
“目标明确了!”顾千帆在崇政殿向赵小川汇报时,语气带着一丝兴奋,“‘算盘’就是我们要找的幕后主使之一!他的目标,很可能就是那张传说中的海图,或者海图所指向的‘蓬莱异物’!这与阿卜杜勒密信中‘海东青’的目标高度吻合!”
赵小川目光锐利:“也就是说,‘海东青’可能不是指人,而是指代这张海图,或者海图所标示的最终目标?‘算盘’是执行者,而萧兀纳和辽国,则是背后的推动者或合作者?”
“极有可能!”顾千帆肯定道,“辽国地处北方,缺乏海上力量,故而需要借助‘算盘先生’这样的海上地头蛇来达成目标。他们如此不惜代价,那张海图或其指向的东西,价值恐怕难以估量。”
赵小川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大宋疆域图前,手指划过漫长的海岸线:“一张前朝海图,能有什么东西,让辽国和这个‘算盘’如此心动?金银财宝?恐怕未必。若是寻常财富,不值得用‘关乎国运’来形容。难道是……某种资源?或者技术?”
他想起孟云卿之前的猜测,心中念头飞转。“捕风小组继续深挖‘算盘先生’的底细,尽可能找到那张海图的下落,或者弄清楚他们到底在找什么!同时,通知市舶总司沈括和沿海水军,加强对不明船只,尤其是悬挂高丽、倭国旗帜或行为可疑的宋国海商船只的盘查力度!我们要在他们得手之前,掐断这条线!”
“是!”顾千帆领命,又道:“陛下,还有一事。根据对钱四海的监控,他已经上钩,准备参与孙管家背后的走私活动。我们是否要提前收网,以免打草惊蛇,影响对‘算盘’这条大鱼的追查?”
赵小川沉吟片刻,摇了摇头:“不,暂时不动他。钱四海只是个小虾米,动了他说不定反而会让‘算盘’警觉。让他去,正好可以作为我们了解他们走私路线和接头方式的窗口。但要严密监控,确保他不会脱离我们的视线,必要时……可以让他‘意外’暴露,给‘算盘’制造点麻烦,扰乱他的节奏。”
“臣明白!”顾千帆心领神会,这是要将计就计,利用小角色给大角色制造绩效干扰。
---
新政的推行,尤其是市舶总司的设立和严格管理,在东南沿海激起了不小的波澜。以往依靠走私、偷漏税款牟取暴利的豪商和海寇利益受损,怨声载道。而一些原本守法经营、但苦于乱象的中小海商,则在观望,期待新政能真正带来一个公平、有序的海贸环境。
明州市舶司衙门外,张贴着新任市舶总司使沈括签发的《市舶管理新规及绩效考成试行条例》,引来不少商人围观。条例详细规定了船只出入港报备、货物查验、税款缴纳的流程和标准,并引入了对市舶司官吏的绩效考评,将税收完成度、通关效率、商户投诉率等与官员的升迁奖惩直接挂钩。
“查得这么严,还让不让人做生意了!”一个满脸横肉的商人低声抱怨,“以前打点一下就能过去的事情,现在非要按规矩来,麻烦!”
“就是,还搞什么绩效考评,那些官吏为了自己的前程,还不可着劲地查我们?”旁边有人附和。
但也有人持不同看法:“我看未必是坏事。以前是没规矩,谁关系硬谁就能占便宜,我们这些小门小户的,只能喝点汤。现在有了明文规定,大家都按规矩来,虽然麻烦点,但至少公平。只要这绩效考评真能管住那些官吏的手,长远看,是好事。”
“好事?哼,等着瞧吧!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我看这新政,长久不了!”那横肉商人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人群外围,一个穿着普通、戴着斗笠的中年男子,默默听着众人的议论,目光在那份《新规》上停留了片刻,嘴角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冷笑,随即转身消失在熙攘的人流中。他是“算盘先生”派来打探风声的人,新政的推行,无疑加大了他获取海图和进行秘密活动的难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朕的北宋欢乐多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朕的北宋欢乐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