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胖商人忧心忡忡:“若是朝廷大量买进西夏青盐,咱们河东的盐户可怎么活?这绩效考评,怕是难达标了!”
另一个瘦削的商人则道:“不然,王兄此言差矣。若能换来西夏的廉价生铁,咱们的铁器作坊成本大降,卖到南方甚至海外,利润翻倍,这绩效岂不是更高?此乃产业调整,优胜劣汰!”
几人争论不休。
赵言听得有趣,忍不住插嘴道:“哎呀,你们吵什么!我皇兄……呃,我是说陛下,肯定有办法让大家都绩效达标!说不定会让河东的盐户去养羊,用羊毛跟西夏换盐呢!”
他那憨直的话语引得那几人侧目,见他衣着华贵,气度不凡(傻气外露),也不敢怠慢,胖商人苦笑道:“这位公子说得轻巧,转行谈何容易……”
赵言还想再说,却被及时赶来的王府侍卫劝住了。这小插曲却也反映了民间对于朝廷即将推行的重大绩效经济政策,既有期待,也有担忧和迷茫。
夜色深沉,辽国使馆内。
萧兀纳屏退左右,对着摇曳的烛火,仔细阅读着一封刚刚通过特殊渠道送来的密信。信是西夏国舅没藏讹庞的亲笔,用的是契丹文,言辞恳切(或者说,充满算计),信中极力渲染宋国“盐铁合作”背后的“巨大阴谋”,称其意在“釜底抽薪,亡我大夏”,并暗示若辽国愿意在关键时刻施加压力,甚至提供“必要的支持”,西夏保守派愿意在事成后,给予辽国在西部边境乃至对宋贸易中“前所未有的绩效优惠”。
萧兀纳看完,将信纸凑到烛火上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没藏讹庞……终于坐不住了吗?”他低声自语,“想借我大辽之力,清除异己,稳固权位……倒是打得好算盘。只可惜,我大辽要的,可不是你那点蝇头小利……”
他走到窗前,望着汴京璀璨的夜景,目光幽深。
“宋国皇帝想用阳谋破局,整合西北……我大辽,岂能让你如愿?这潭水,还得再搅浑一些才好。或许……是该让‘那边’的人,再动一动了。”
他口中的“那边”,指的正是若隐若现的“无影宗”。一场由明转暗、波及三国的更大风暴,正在无人知晓的角落,悄然酝酿。而赵小川的“镜像”计划,与萧兀纳的反制手段,究竟谁能更胜一筹?西夏国内的天平,最终会倾向哪一边?一切都还是未定之数。
喜欢朕的北宋欢乐多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朕的北宋欢乐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