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奇物鉴赏会”的旨意如同在汴京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各个角落。鸿胪寺的官员们忙得脚不沾地,向各国使馆递送请柬;开封府门前排起了长队,自诩身怀绝技的奇人异士们争相报名,希望能获得一窥“空心佛塔”的绩效机会;将作监与皇城司更是联手,将举办场地——皇家苑林“琼林苑”的一角,改造得既符合鉴赏雅趣,又暗藏玄机,确保绩效安全万无一失。
赵小川亲自审定了鉴赏会的绩效流程:所有受邀者需经严格核验身份,分批入场;佛塔置于苑中核心水榭,由琉璃罩保护,可观不可触;四周设观察席,由顾千帆安排的锐士混迹其中,记录每一个对佛塔表现出异常兴趣之人;更有趣的是,赵小川还要求设置“奇物解读献策箱”,鼓励参与者将自己的观察与猜想匿名投入,美其名曰“集思广益,绩效共研”。
这一招“绩效阳谋”玩得滴水不漏,既达到了探查目的,又彰显了大宋开放包容的气度。
西夏使团下榻的驿馆内,野利仁荣听着心腹汇报鉴赏会的筹备细节,脸上那惯有的豪爽笑容微微收敛,指节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
“大宋皇帝……果然非同一般。”他低声自语,“此举看似大方,实则将佛塔置于聚光灯下,我等若稍有异动,必被察觉。而且这‘献策箱’……哼,是想借他人之眼,来看穿我等的布置吗?”
“正使,那我们……”心腹面露忧色。
“无妨。”野利仁荣重新露出笑容,只是眼底深处多了一丝谨慎,“计划照旧。大宋能人虽多,但能识破国师手段的,未必能有几人。我们只需静观其变,确保‘钥匙’能在合适的时机,接触到‘锁’便可。吩咐下去,让我们的人,也去报名参加那个‘奇人异士’的筛选,按丙三号绩效预案行事。”
“是!”
皇宫大内,慈宁宫。
太后对于皇帝借自己寿辰名头搞这么大阵仗,并未动怒,反而颇有兴致。
“官家此法甚好。”她捻动着佛珠,语气平和,“哀家这寿辰,若能换来边关安宁,社稷稳固,便是最好的寿礼。那西夏佛塔,哀家听着也觉稀奇,正好瞧瞧是个什么绩效祥瑞。”她老人家久经风浪,自然看得出这背后的政治博弈,乐得配合,顺便看看热闹。
言王府内,赵言终于靠着软磨硬泡,从皇兄那里要来了一个“御前特邀观摩”的绩效名额,正得意洋洋地向林绾绾炫耀。
“看!还是本王有面子吧!绾绾,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见识一下那会唱歌的琉璃塔!”
林绾绾正对着一块“星焰石”在灯下观察其荧光,头也不抬:“没兴趣!一堆人围着个不能吃不能用的亮晶晶玩意儿,有什么好看?还不如多记录两组数据,看看这石头跟黑油混合后的绩效反应曲线!”
“哎呀,你就是个绩效研究呆子!”赵言都都嘴,但也不敢强拉,自己美滋滋地去准备“观摩”那天的行头了。
顾千帆的肃政司指挥室内,墙壁上挂起了琼林苑的详细地图,上面标注了各个岗哨、观察点以及人流预计路线。
“重点监控区域,水榭周边,献策箱附近,以及西夏使团成员的动向。”顾千帆声音冷峻,“所有入场人员的身份背景,进行二次绩效复核。特别是那些所谓的‘民间奇人’,里面很可能混有西夏乃至其他势力的探子。发现任何异常,不必请示,立即控制!”
“是!”下属领命而去。一张无形的监控大网,已然悄然张开。
将作监,秘密格物院。
王匠头拿着佛塔的粗略图样(依据匠人记忆和远观描绘),与张太医、林绾绾讨论。
“琉璃空心,内有金珠滚动……此等工艺,确实精巧。”王匠头沉吟,“若说内藏机关消息,传递信息,并非不可能。只是这开启之法……”
张太医道:“或许并非物理机关?野利仁荣提及‘佛理’、‘有缘’,会不会与声音、光线,乃至……特定的时辰、星象有关?”他受乌丹符号和星图影响,思路也开阔起来。
林绾绾眨眨眼:“声音?频率?会不会像某些机关锁,需要敲击特定节奏?或者……那金珠滚动的声音本身,就是一种密码?”
他们的讨论虽然天马行空,却也为破解佛塔之谜提供了更多绩效思考方向。赵小川得知后,特意吩咐,将“声音、光线可能为钥”的猜想,也作为潜在解读方向,隐晦地透露给参与鉴赏会的“自己人”,引导观察。
终于,太后寿辰暨“万国奇物鉴赏会”的日子到了。
琼林苑内,张灯结彩,宾客云集。辽国、回鹘、于阗、大理等国的使臣,汴京的勋贵宗室、文坛耆宿,以及经过层层筛选的几十位“民间奇人”济济一堂。有的奇人声称精通金石玉器,有的自称能听懂鸟兽之语,更有甚者,言说自己身负“天眼”,能透视万物……场面可谓光怪陆离。
那尊“七宝琉璃空心佛塔”被安置在核心水榭的琉璃罩内,在秋日阳光下熠熠生辉,内部金珠随着微微震动缓缓滚动,发出清越之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野利仁荣带着西夏使团成员,笑容满面地周旋于各国使节之间,看似从容,但顾千帆安插的眼线回报,其目光数次不经意地扫过那些“民间奇人”的队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朕的北宋欢乐多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朕的北宋欢乐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