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 年 10 月 20 日,东北的深秋早已被寒雪笼罩,鹅毛大雪纷纷扬扬落在志愿军集结地的操场上,积起厚厚的一层,踩上去 “咯吱” 作响,没一会儿就把新兵们的灰布军装染成了白色。王卫国站在队列里,呼出的白气刚飘到眼前就凝成了细霜,睫毛上也挂着雪粒,却不敢抬手擦拭 —— 空冥感知里,他 “闻” 到空气中的煤烟味,“听” 到远处火车汽笛声,还有身边战友们略显杂乱的脚步声。
“全体都有!按战术考核成绩分组!王卫国、李大勇、孙二牛,一组!” 连长张兆军的声音穿透风雪,他手里拿着分组名单,目光扫过队列,“你们三个,一个战术预判准,一个体能强,一个忠厚踏实,正好互补!以后就是同袍了,要互相帮衬,到了朝鲜,你们就是彼此的命!”
王卫国心里一暖,转头看向身边的两人:李大勇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工装,只是外面套了件志愿军棉服,肩上还扛着他那个煤油箱改装的弹药箱,脸上带着熟悉的豪爽笑容;旁边的孙二牛则显得有些局促,个子不高,皮肤黝黑,穿着一件略显肥大的棉服,双手紧张地攥着步枪背带,脸颊冻得通红,像个刚从庄稼地里出来的后生。
“卫国哥!咱们又一组!” 李大勇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大得让他晃了一下,“以后在朝鲜,俺掩护你射击,你负责找敌人,咱们肯定能打胜仗!”
孙二牛也怯生生地开口,声音带着点东北口音:“俺…… 俺叫孙二牛,从吉林来的,之前是种地的,没咋练过战术,以后俺多听你们的,绝不拖后腿!”
王卫国笑着点头,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孙二牛眼底的真诚与紧张 —— 他的步枪背带系得太紧,勒得肩膀发红,显然是第一次长时间扛枪;棉鞋的鞋底太薄,踩在雪地里,脚趾已经冻得有些发紫。“二牛,你的枪带太紧了,松一点,不然肩膀会磨破。” 他伸手帮孙二牛调整背带,“还有你的棉鞋,晚上去炊事房烤烤,不然冻坏了脚,到了朝鲜没法行军。”
孙二牛愣了一下,赶紧点头:“谢谢卫国哥!俺…… 俺没想到这些。”
分组后的第一项训练是雪地潜伏,模拟朝鲜战场的隐蔽作战。张连长指着远处的靶位:“你们要在雪地里潜伏半小时,不能暴露目标,最后精准击中靶心,才算合格!记住,朝鲜的雪比这还厚,美军的侦察机飞得低,一点动静都可能招来轰炸!”
三人趴在雪地里,厚厚的积雪没过膝盖,寒气透过棉服渗进来,冻得骨头都发疼。李大勇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小声说:“这也太冷了!俺在兵工厂冬天也没这么冻过!”
“别说话!容易暴露!” 王卫国压低声音,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不远处的观察哨,正用望远镜扫视,赶紧提醒两人,“把头再低一点,雪要盖过肩膀!”
孙二牛听话地往雪地里缩了缩,脸颊贴在冰冷的雪地上,牙齿忍不住打颤。王卫国看在眼里,悄悄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包,塞到孙二牛手里:“捏在手里,能暖一点,别让连长看到。”
孙二牛攥着布包,指尖感受到一丝微弱的暖意,心里也暖烘烘的。空冥感知里,他 “看到” 王卫国的棉服后背已经被雪浸湿,却依旧保持着潜伏姿势,眼睛紧紧盯着靶位,心里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训练,不能辜负卫国哥的照顾。
半小时后,张连长的信号弹升空。王卫国率先开枪,空冥感知精准计算风偏,“砰” 的一声,子弹精准命中靶心。李大勇紧接着开枪,却因为手冻得发麻,子弹打偏了,落在 8 环的位置。“咋回事?平时的准头呢?” 他懊恼地拍了拍自己的手。
孙二牛更是紧张,手指冻得僵硬,半天没扣动扳机。王卫国赶紧小声提醒:“深呼吸,先搓搓手指,别慌!”
孙二牛按他说的做,搓了搓手指,深吸一口气,扣动扳机 —— 子弹落在 7 环,虽然没中靶心,却也合格了。
“王卫国 10 环,李大勇 8 环,孙二牛 7 环!” 张连长的声音传来,“李大勇,你体能好,却怕冻,得练!孙二牛,太紧张,要稳!王卫国,继续保持!”
训练结束后,三人回到宿营帐篷。帐篷里的煤炉烧得不太旺,寒气依旧很重,新兵们挤在一起取暖。孙二牛从背包里掏出三个冻硬的玉米饼,分给王卫国和李大勇:“俺娘给俺烙的,说抗饿,你们尝尝!”
王卫国接过玉米饼,冰碴子硌得牙有点疼,却吃得格外香 —— 这是战友的心意,带着家的味道。李大勇啃了一口玉米饼,含糊地说:“俺这儿还有点红糖,咱们泡热水喝,能暖身子!”
三人围在煤炉边,用搪瓷缸泡了红糖水解冻,帐篷里渐渐有了暖意。孙二牛说起自己的经历:“俺家在吉林农村,美军飞机炸过俺们村,房子都烧没了,俺爹说,一定要去朝鲜,把美军赶回去,不然俺们再也过不上安稳日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奋斗在激情岁月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奋斗在激情岁月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