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云龙的“矛头”和孔捷、程瞎子的“铁钳”在华北平原上掀起滔天巨浪。
将日军的部署搅得天翻地覆之时。
那把最致命、最冰冷的“手术刀”,却如同一个幽灵,悄无声息地,潜行到敌人的心脏——
北平的外围。
夜色,是最好的伪装。
北平城西,燕山山脉的余脉,一片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
十几辆经过特殊伪装的“太行造”卡车,如同黑夜中的甲虫,静静地蛰伏在一片茂密的松林深处。
柴油发动机早已熄火,冰冷的空气中只剩下松针的清香和战士们压抑的呼吸声。
车上,没有喧嚣的士兵,只有一群沉默得如同雕像般的男人。
他们是丁伟的“神剑”炮兵营,和王喜奎的特战团。
“神剑炮兵营”营长丁伟,此刻正蹲在一块巨大的岩石后面,手里拿着的不是望远镜,而是一副精密的军用地图。
地图上,用红蓝铅笔,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各种符号和数据。
他的身边,是特战团团长王喜奎,身上还带着一丝深夜潜行的寒气。
“情况怎么样了?”
丁伟头也没抬,声音低沉得仿佛能融入夜色。
“‘掘墓人’一号到十二号小组,已经全部渗透到位。”
王喜奎的声音,像他的人一样,冷静而干脆。
“北平城防司令部、西苑机场、南苑兵营、丰台铁路枢纽……”
“所有我们预定的第一批打击目标,都已经完成坐标测绘和目标确认。”
“误差,不会超过五十米。”
在过去的十二个小时里,王喜奎手下最精锐的六十名特战队员,化整为零。
如同鬼魅般,潜入戒备森严的北平城郊。
他们利用林川提供的、经过弹道校正的高倍炮队镜和简易经纬仪,冒着生命危险,为丁伟的“喀秋莎”,提供着最精准的“眼睛”。
“杉山元的老巢呢?”
丁伟的手指,在地图上,轻轻点了一下那个被画上一个巨大红色叉号的区域——
日本华北方面军总司令部。
“也摸清楚了。”
王喜奎的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杀意。
“司令部位于东交民巷,戒备森严,外围有铁丝网、探照灯和巡逻队,内部有至少一个宪兵大队的兵力。但是……”
王喜奎从怀里掏出一张手绘的草图,铺在地图上。
“但是,他们的防御,是常规的地面防御。他们做梦也想不到,会有人从十几公里外,对他们进行炮火覆盖。”
“根据我们抵近侦察得到的情报,杉山元本人的办公室和卧室,位于主楼的三楼,西南角。楼顶,还架设了他们的通讯天线。”
王喜奎的手指,在草图上一个房间的位置,重重地点了一下。
“坐标,已经反复确认了三遍。”
“只要我们的一发炮弹能落在这个点上,就算不能直接把他炸死,也能把他的指挥中枢,彻底变成一堆废墟。”
丁伟看着那张草图,看着那个被标记出来的死亡坐标,沉默了片刻。
他没有像李云龙那样,一听到有好目标就兴奋得嗷嗷叫。
作为一名真正的战略家,他思考的,远比李云龙要多,也远比李云龙要深。
“林总指挥的命令,是‘斩首’。”丁伟缓缓开口。
“但是,喜奎同志,我们有没有想过,什么才是真正的‘斩首’?”
“打掉杉山元本人,固然重要。”
“但一个杉山元倒下了,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杉山元站出来。”
“只要他们的指挥体系还在,只要他们的战争机器还能运转,杀死一个指挥官,对整个战局的影响,其实是有限的。”
王喜奎闻言,眉头微皱,他有些不明白丁伟的意思。
丁伟站起身,走到那十二台如同史前巨兽般蛰伏着的“喀秋莎”火箭炮前,轻轻抚摸着那冰冷的钢铁发射架。
“我们的‘喀秋莎’,最强大的地方,不是精准的点杀。”
“林总工早就说过,它的精髓,在于‘饱和覆盖’!”
“在于那种,能在一瞬间,将一个区域从地图上彻底抹去的,不讲道理的,毁天灭地的力量!”
“你还记得石家庄吗?”
提到石家庄,王喜奎的瞳孔微微一缩,那片火海的记忆依旧灼人。
“用它去打一个房间,就像用宰牛刀去杀一只鸡,太浪费了。”
丁伟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王喜奎,也看着周围那些竖起耳朵倾听的炮兵和特战队员。
“所以,我决定,修改原定的作战计划!”
“什么?!”
王喜奎大吃一惊,猛地向前一步,压低声音道。
“丁伟同志!这可是林总指挥亲自制定的S级作战预案!”
“擅自修改,这个责任你承担不起!”
“别紧张。”
丁伟笑了笑,但那笑容里没有一丝温度。
“我不是要违抗命令。恰恰相反,我是要比命令本身,做得更彻底!”
“林总指挥要的是结果,是打残杉山元,让他变成一个瞎子、聋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抗战:我手搓迫击炮,震惊李云龙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抗战:我手搓迫击炮,震惊李云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