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在华北平原上凝固如墨。
一条由四百多个移动灯火组成的钢铁巨蟒。
正悄无声息地,沿着一条刚刚被工兵连用推土机和压路机强行拓宽的土路,向着东方高速穿行。
这是八路军,乃至整个中国军队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景象。
一百五十多辆满载着弹药和士兵的“太行造”卡车,二百多门用卡车牵引的“太行一式”75毫米步兵炮。
八门被厚重帆布遮盖、由两台卡车并联牵引、如同史前巨兽般沉重的“雷神之锤”152毫米重型榴弹炮。
以及最后的三十六辆车载“望天猴”防空炮。
这支庞大的机械化部队,便是林川“斩首”计划中,最锋利、也最张扬的“攻坚矛头”——中央突击集群。
集群的最高指挥官,新一团团长李云龙。
此刻正站在一辆打头的指挥卡车车顶上,任由冰冷的夜风将他的军大衣吹得猎猎作响。
他手里没有拿枪,而是举着一个林川特供给他的、镀了膜的蔡司望远镜,贪婪地扫视着前方无尽的黑暗。
他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咋咋呼呼,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朝圣般的亢奋。
“他娘的……这才是打仗啊!”
李云龙放下望远镜,狠狠地跺了跺脚下的铁皮车顶,对着驾驶室里探出头来的政委赵刚,发出一声压抑着巨大兴奋的咆哮。
“老赵,你闻见了没有?“
”这柴油味儿,混着这枪炮的机油味儿,比他娘的任何酒都香!“
”这才是爷们儿该闻的味儿!”
驾驶室里,赵刚正紧锁着眉头,手里拿着一支“太行造”铅笔。
在一本同样是“太行造”的、印着《中央突击集群后勤保障动态数据表》的笔记本上飞快地计算着什么。
他头也没抬,只是苦笑着回了一句。
“老李,我闻见的不是香味,是咱们根据地的家底在哗哗地烧啊。”
“全团一万零八百二十七人,携带子弹基数五个,共计二百六十万发。“
”手榴弹四万三千枚。75毫米步兵炮二百二十二门,配弹四万四千四百发。“
”152毫米重炮八门,配弹八百发。“
“还在三十六辆车载“望天猴”防空炮。”
”四百二十四辆卡车,平均百公里油耗四十升……“
”我们从太行山出来,才跑了不到一百公里,光是烧掉的柴油,就他娘的超过了十五吨!”
赵刚每念出一个数字,心就跟着抽搐一下。
这些在李云龙看来是力量和底气的数字,在他这个大管家眼里,却是一座座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大山。
林川所说的“现代化战争,打的就是后勤”这句话的含量越来越重,也越来越透。
这哪里是打仗,这分明是在烧钱,烧钢铁,烧黄金!
“烧!给老子狠狠地烧!”
李云龙跳下车顶,走进驾驶室里,满不在乎地一挥手,唾沫星子喷了赵刚一脸。
“林老弟说了,这次出来,弹药油料管够!“
”咱们的炼油厂一天就能产二十多吨柴油,怕个球!“
”这些钢铁,烧在鬼子头上,那叫一本万利!烧在咱们自己手里,那才叫败家!”
“再说了,”
李云龙嘿嘿一笑,压低了声音,像个炫耀宝贝的孩子。
“你没看咱们屁股后面那八个大家伙?‘雷神之锤’!听听这名儿,多带劲!一炮下去,十五公里外的小山头都能给轰平了!“
”有这玩意儿在,咱们还怕个鸟?“
”这次出来,老子不把华北平原给捅个底朝天,都对不起林老弟给咱们造的这些好东西!”
赵刚看着李云龙那副神采飞扬的模样,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知道,自己这个搭档的战争逻辑,简单粗暴得令人发指,但也有效得让人无话可说。
就在这时,步话机里传来沙沙的电流声,紧接着,是特战团三营营长段鹏那沉稳冷静的声音。
“团长,政委,‘猎犬’报告。”
“讲!”李云龙一把抢过赵刚手里的话筒。
“我部已渗透至保定南侧三十公里,发现日军重要据点——望都县城。“
”守敌为日军独立混成第一旅团下属之独立步兵第五大队,以及伪军一个保安团,总兵力约一千五百人。“
”城防工事坚固,配备有四座三层高的钢筋混凝土炮楼,十二个永固机枪暗堡,城墙上还有两门九二式步兵炮。”
“最重要的是,”段鹏的声音顿了顿。
“我们在城西的火车站,发现了大量正在卸载的军用物资。“
”根据初步侦察,至少有十个车皮的水泥、钢筋,以及超过两万石的军粮。“
”看样子,是杉山元准备用来修建‘囚笼’的第一批物资。”
“好!太好了!”
李云龙的眼睛瞬间亮得吓人,他感觉自己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水泥!钢筋!粮食!
这不就是瞌睡了送枕头吗?
“林总指挥的命令是什么?”赵刚冷静地在一旁提醒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抗战:我手搓迫击炮,震惊李云龙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抗战:我手搓迫击炮,震惊李云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