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末的寒意依旧顽固地盘踞在曙光基地外的冰原上,但基地内部,一股由内而生的热力正在管道中奔涌,在指令灯上闪烁,在每一个忙碌的身影中传递。
林风站在主控中心的观察窗前,目光似乎穿透了厚重的合金墙壁,落在那片被风雪笼罩的未知之境。
与“回响”连接后获得的全局星图,如同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在他的心头,但也清晰地指明了前进的路径。
林风的意识沉入那片浩瀚的意念之海,与“回响”的连接前所未有的清晰。
“回响,”他传递出坚定的意念,“我们不能只是被动等待。‘钢铁秩序同盟’在用恐惧和毁灭清扫世界,我们必须发出不同的声音。是时候主动宣告我们的存在和理念了。”
“回响”的回应空灵而迅捷,数据流如星河般流转:“逻辑认可。被动隐匿虽可暂保安全,但与你所承载的‘文明延续’本质相悖。主动宣告,可吸引志同道合者,汇聚微光,对抗黑暗。风险评估:此举将显着提升基地坐标暴露于敌对势力的概率,但基于当前防御等级及外部威胁已呈加剧态势,风险增量在可接受范围内。”
“我明白风险。”林风的意志毫不动摇,“但希望需要被看见,才能点燃更多的火种。我们需要规划一条相对安全的路线,让那些心怀曙光的人,有一条路可走。”
“指令确认。”“回响”的运算能力全开,“正在基于旧时代地形数据、当前气候模型、已探知的同盟势力活动热区,以及‘星辰’提供的基地周边实时环境扫描信息,进行百万次路径模拟。最优方案将避开主要冲突区,利用复杂地形和周期性电磁风暴作为天然屏障,并预设多个中途补给与隐蔽点。安全路线图与宣告信息将整合为加密数据包,通过低轨道中继节点进行定向间歇广播,最大限度降低被持续追踪的风险。”
“很好。”林风感受着那份由远及近的、正在被精心编织的希望之网,“就这样做。让我们的声音,传出去。”我们的宗旨是以文明延续为基础与生态共生为发展道路,愿意接纳心怀曙光之人!
“星辰,”他轻声唤道,“‘回响’散播的消息,有回应了吗?”
温和的电子音即刻响起:“信息已通过三个低轨道通讯中继节点,以特定频段定向广播。覆盖范围涵盖已知的东部、南部部分幸存者活跃区。目前接收到十七个微弱信号源的‘聆听’确认反馈,但尚无主动联络。信息加密方式原始,多为短波求救或区域预警信号,表明这些幸存者团体规模小,科技水平有限。”
“继续监听,对所有‘聆听’信号源进行标记,尝试分析其大致活动范围。”林风吩咐道。播撒希望需要耐心,他深知这一点。种子已经撒下,何时发芽,需要时机。
基地外围,东南方向一百二十公里处,冰裂谷边缘。
狂风卷着冰粒,抽打在影叶冰冷的护目镜上,发出细密的噼啪声。她如同雪地中的一块岩石,与周围的环境完美融合,只有通过高倍率狙击镜微微移动的视角,才能发现她的存在。
她的目标,是谷底那片相对平坦的区域上,几个几乎与冰雪和岩石融为一体的低矮凸起——那是“观测者”的侦察平台。
根据林风的指令,试探开始了。
负责正面接触的罗根,带着一支五人小队,驾驶着一辆经过伪装、卸除了大部分武器的轻型侦察车,缓缓驶向谷地。车辆故意暴露在对方的探测范围内,行进速度缓慢,带着一种近乎挑衅的从容。
“目标有反应。”影叶冷静的声音通过骨传导耳机传入罗根耳中,“平台侧面护板开启,伸出疑似高灵敏度传感阵列,扫描频率提升。未检测到武器启动能量信号。”
罗根咧嘴一笑,对着车内通讯器说道:“收到。继续观察,老子去跟这帮藏头露尾的家伙打个招呼。”他按下车载通讯器的公共广播按钮,调整到一个较为通用的紧急通讯频段,用他那粗犷的嗓音喊道:
“嘿!冰谷里的朋友!我们是‘曙光基地’的巡逻队!这鬼天气蹲着不冷吗?我们没有恶意,就是想问问,你们在这儿看风景看了这么久,到底图个啥?要是路过缺补给,咱们或许能聊聊!要是另有打算,也划下道来,别跟个地老鼠似的藏着掖着!”
声音在空旷的冰谷中回荡,除了风啸,没有任何回应。侦察平台依旧沉默,像死物一般。
“妈的,真能沉得住气。”罗根骂了一句,示意驾驶员继续缓慢前进,将距离拉近到不足五百米,这个距离对于高科技侦察设备来说,已经是近乎贴脸的挑衅。
突然,影叶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警觉:“注意!平台顶部出现微弱能量聚焦现象!不是武器……像是某种高强度的定向通讯发射器!”
几乎在影叶话音落下的瞬间,罗根面前的通讯控制台发出一阵刺耳的杂音,随即,一个经过高度处理、冰冷得不带丝毫人类情感的电子合成音,强行切入了他所在的频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深渊巡游者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深渊巡游者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