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在乞颜部的营帐中见到了铁木真——此时的他正值壮年,身形魁梧挺拔,眼神里满是草原汉子的刚毅与锐利,一举一动都透着股不服输的劲儿,陈阳一眼便生出欣赏之意。
落座后,陈阳开门见山,当场下令册封铁木真为“镇西将军”,让他统领乞颜部的核心部众。随后,他取出一幅详尽的西域地图,在铁木真面前缓缓展开,指尖沿着地图上的城邦与山脉划过:“你若有能力,日后从伯爷、侯爷、公爷一路晋升,直至封异姓王,都不是不可能。”
这话让铁木真眼中瞬间燃起光芒,陈阳接着说道:“蒙汉两族的士兵,你可以任意挑选;我给你五万大军的领兵名额,西域各国的清剿工作,从此全权交由你负责。”他顿了顿,语气坚定地补充,“所有武器、战备物资,还有大军的粮饷,后续我都会一手解决,你只管专心领兵作战,目标只有一个——绞杀西域所有可能对大宋产生威胁的势力。”
铁木真本就对陈阳的气度与远见心服口服,此刻又得如此重用,知遇之恩让他热血翻涌。他当即起身,单膝跪地向陈阳拜谢:“末将定不负大人倚重,定将西域之地扫平,为大宋守住西大门!”
得到铁木真的承诺,陈阳满意点头。此后几日,铁木真便按照陈阳的指令,开始在蒙汉士兵中挑选精锐,整肃军纪、磨合战术,五万大军的雏形很快便搭建起来,只待物资到位,便要启程奔赴西域。
陈阳为铁木真的五万大军配齐了堪称“顶配”的战备物资:除了适合草原与西域作战的复式弓,还调拨了大量单兵弩与车架式大型连弩,可远程穿透重甲;同时送来几十架重型投石机,搭配能炸裂城墙的石弹;更关键的是,他给铁木真带来了“秘密武器”——用瓦罐封装的原始火药,既可埋入地下做地雷,也能捆上引线当手雷,专门用于破城与突袭。
物资清单上还列着:50万枚大宋铜钱、100万石粮草,外加足够大军食用半年的风干肉食;500余名经验丰富的军医,专门负责军中伤病救治;甚至连士兵的冬夏衣物、日常所需的食盐,都按人头足额配齐,半点没有短缺。
“我给你半年时间。”陈阳拍了拍铁木真的手臂,“这半年,你只管专心训练大军,把蒙汉士兵的战力磨合到一处,半年后再启程西征。”
铁木真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物资,又听着陈阳的安排,只觉得胸口热血翻涌,声音都带着几分激动:“元帅放心!卑职定不辱命,半年后定能带出一支锐不可当的大军!”
陈阳见状,忽然笑了:“今日你我一见如故,不如结为异姓兄弟,日后我也好彻底解你后顾之忧,如何?”
这话让铁木真又惊又喜,他当即点头应下。两人在营帐中摆下香案,斩鸡头、烧黄纸,对着天地拜了三拜,正式结为兄弟。起身时,铁木真望着陈阳,眼中满是敬佩与感激:“兄长这份恩情,铁木真此生不忘,定以性命报效大宋,报效兄长!”
陈阳将北地治理与边防的重任,彻底交到了玄十一、玄十二、玄十三与杨文广、王韶、狄咏手中,同时明确要求他们配合朝廷派来的文官,统筹户籍登记、农桑恢复、赋税制定等事务。“你们只管放手去做,”陈阳叮嘱道,“无论是粮草短缺、兵力不足,还是治理中遇到的难题,随时上报,我会立刻协调支援,务必守住大宋的北大门。”六人齐声领命,眼神里满是笃定。
随后,陈阳又对俘虏处置做了安排:将此前俘获的辽、金士兵与民众,全部交由六人管辖,明确要求用这些人力投入北地建设——修通边境官道、疏浚河道水利、开垦草原荒地、开采矿产资源,既让俘虏有事可做,也为北地发展打下基础。
一切安排妥当,陈阳与众人告别,随后带着副将和200名精锐影卫,押解着大辽、大金的核心败将——包括辽朝的亲王、金朝的宗室重臣等主要人物,踏上了返回京城的路程。这一次回京献俘,既是向新皇复命,也是向天下宣告大宋收复失地、震慑四方的功绩。
陈阳押解着辽、金核心败将回到京城后,新皇赵昉携满朝文武,先前往太庙祭拜先祖——一方面告慰列祖列宗,大宋已收复燕云十六州、震慑北地;另一方面也借祭祀仪式,彰显此次征战的正统与功绩。
祭拜结束后,朝会随即召开,核心议题便是商议陈阳的封赏。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有武将奏请“陈元帅平定辽金、收服草原,功盖千秋,当封国公”;也有文臣附议,认为“此等功绩,封侯已不足以匹配”,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早已与新皇私下商议好的陈阳,此时主动出列奏道:“臣虽有微功,却全赖陛下信任、将士用命,不敢居功自傲。且如今西域未定,未来仍需为大宋效力,若此时骤封国公,恐日后无功可补,还请陛下先赐侯爵,容臣后续再为大宋开疆拓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