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的日子里,陈阳将精力主要放在了三件事上。
第一件是陪伴妻子张桂芬。随着张桂芬的肚子日渐隆起,陈阳几乎推掉了所有不必要的应酬,每日下值后便立刻回府,帮着照料她的饮食起居。待十月怀胎期满,张桂芬顺利生下一个儿子,陈阳为其取名“陈景行”,府中上下都沉浸在添丁的喜悦里。
第二件是培养心腹力量。他手下的玄十四、玄十五,这两年一直在暗中筛选孤儿与流民,加以严苛训练,如今第三批受训者已顺利送往各地军中。陈阳还特意安排人手暗中照拂,助力这些人快速在军中站稳脚跟,逐步成长为中下层将领,为日后埋下根基。
第三件则是盯着食品工坊。他始终把控着原料供应与品质监控,确保流向民间的肉食、点心既便宜又足量;至于销售与扩张,全交由梁显负责——如今北地的销售网已全面铺开,底层百姓能吃上更实惠的肉食品,工坊也因产能扩大,开始承接朝廷订单,为各地军队供应粮草,这些对接事宜,陈阳都未过多插手。
除此之外,京中各家的琐碎纷争、无关紧要的朝堂流言,陈阳从不过问;但他也没放松警惕——各地宗室的动向始终在他的暗中监控下,但凡有半点异动,都会被他提前扼杀在摇篮里。
随着老皇帝日渐年迈,太子赵昉开始正式监国,处理朝堂政务,朝堂格局逐渐稳定。终于,在初春,老皇帝下诏传位,太子赵昉即将荣登大宝,开启新的朝局。
陈阳始终暗中盯着各地宗室动向,尤其留意着身在禹州的团练使赵宗全——虽知对方暂无大异动,但此人毕竟是宗室旁支,又手握地方团练之力,老皇帝传位在即,难免会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留下隐患。
为防日后生变,陈阳以玄字号统领“玄一”的身份,暗中调派手下影卫“玄二”出手。他并未让玄二取赵宗全性命,只令其设计一场“意外”——让赵宗全在巡查马场时不慎坠马,伤了腿骨,从此成了残疾,再也无力掌控团练事务。
事后,陈阳又以“禹州团练使职位空缺,需忠诚可靠之人稳定地方”为由,向即将监国的太子举荐了玄二。太子本就信任陈阳,且深知此时稳固地方的重要性,当即准了举荐。
很快,玄二便带着朝廷调令前往禹州,顺利接下团练使一职,将这股地方力量纳入可控范围,禹州的潜在风险也自此彻底消除。
老皇帝驾崩的丧仪刚过,太子赵昉正式登基,成为新皇。登基次日,掌管暗麟卫的天字号统领便将“天、地、玄、黄”四支队伍的完整名单与职能册,亲手呈给了新皇——这是皇权交替时,暗麟卫效忠新主的重要仪式。
新皇逐一翻看名册,对四支队伍的分工愈发清晰:天字班的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人,依旧留任帝身近卫,贴身守护他的安危;官员同时奏明,这四人早已各自培养好接班人,未来几年会逐步完成交接,确保近卫职责无缝衔接,始终牢牢护住帝王安全。地字班仍负责宫外秘密行动,诸如刺探异动、执行隐秘任务;玄字班作为预备役,由陈阳(玄一)统领,随时待命补位;黄字班的八位女性影卫,则继续以隐蔽身份活动,负责女性相关的情报收集与行动。
新皇点了点头,当即下令让四支队伍“各司其职,坚守本分”,维持原有运作秩序。随后,他特意召来陈阳,着重提及玄字班的职责——新皇深知朝堂初定,难免有官员心怀异心,便嘱托陈阳,让玄字班继续暗中监视朝中各官,一旦发现异动,要么提前收集确凿证据呈交上来,由他下旨处置;若遇紧急情况,也可先出手控制局面,再行上报。
陈阳躬身领命:“微臣遵旨,定不会让陛下失望,绝不让任何异动威胁到朝堂安稳。”此后,玄字班便按照陈阳的指令,加大了对朝中官员的监视力度,成了新皇稳固皇权的一道“隐形屏障”。
新皇赵昉登基后,依礼制对后宫尊位进行了册封:原皇后作为先帝嫡妻、新皇嫡母,正式升为“母后皇太后”,迁居长乐宫,一应仪仗与待遇皆按太后规制置办;而新皇的亲生母亲荣贵妃,也被尊为“圣母皇太后”,居寿康宫——这“两宫并尊”的安排,是新皇与荣贵妃提前商议好的,荣贵妃深知原皇后出身名门、在朝中素有威望,主动提出要保全其尊荣,既显大度,也能避免后宫生乱。
此事背后,陈阳也曾暗中与荣贵妃沟通过。他提醒荣贵妃,眼下新皇初登大宝,朝堂与后宫都需稳字当头,尊封原皇后为太后,既能堵住朝臣非议,也能借其身份安抚前朝旧臣,是稳固皇权的稳妥之举。
荣贵妃本就有大局观,听了陈阳的建议,更坚定了“两宫并尊”的想法,还特意在册封礼后,带着新皇去长乐宫拜访母后皇太后,以礼相待,彻底打消了旁人对后宫不和的猜 测。
新皇赵昉登基后,依循惯例推行新政:对朝中大臣、功勋贵族论功行赏,该加官的加官、该赐爵的赐爵;同时颁布大赦令,赦免天下非重罪囚徒,以此彰显皇恩、安定民心,朝堂上下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