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城中心,原属杨柏的府衙此刻火光冲天。杨柏仅着中衣,披头散发,被几名亲兵架着,正欲从后门狗洞钻出。火光猛地一闪,数支冰冷的矛尖已抵住他的咽喉和背心。
李封高大的身影堵在门口,甲胄上溅满血点,声音冰冷:“杨柏?张天师座下治头大祭酒?请吧,我家征南将军有请!”
---
建安十四年四月廿五,长安城大将军府。
清晨的阳光透过高窗,在光洁的金砖上投下明亮的光斑。王康(字承业)正与程昱(字仲德)、陈宫(字公台)等人议事,气氛因汉中消息不明而略显凝滞。案几上堆满了户曹关于扩编水军耗用钱粮的预算简牍。
突然!堂外传来一阵由远及近、如雷般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是亲卫虎贲压抑着狂喜的嘶声通传:“报——!祁山道!八百里加急捷报——!”
“呈上来!”王康猛地站起,眼中精光爆射!
一名风尘仆仆、甲胄上凝着干涸泥浆和暗红血渍的信使,几乎是撞进堂内!他扑倒在地,双手高举一个密封的铜筒,嘶哑的喉咙迸发出狂喜的呐喊:“大将军!阳平关大捷!四月廿一子时,征南将军奇袭得手!关城已克!守将杨柏生擒!我军正乘胜追歼残敌!赵将军亲笔捷报在此!”
程昱一步抢过铜筒,验过火漆完好,手指微颤地拧开,抽出里面一卷染着几点暗褐血迹的薄绢。他只扫了一眼开头“末将云顿首:赖大将军神威,将士用命…”几行字,枯瘦的脸上瞬间涌起病态的潮红,声音因激动而拔高变调:“主公!阳平关!拿下了!子龙将军亲破关门,生擒杨柏!我军伤亡…伤亡不足千人!”
“好!好!好!”王康连道三声好,猛地一掌拍在紫檀大案上,震得笔架砚台齐齐一跳!他胸膛起伏,连日来积压的沉郁一扫而空,眼中燃起慑人的火焰,“子龙真乃孤之虎胆!孝直(法正)奇谋亦不负所托!阳平一破,汉中门户已开,张鲁老巢南郑,指日可下!”
他大步走到巨幅的《西北山川舆地全图》前,手指如戟,重重戳在代表阳平关的位置上,随即狠狠向南划过,直指南郑(汉中治所)!“传令!”
声如洪钟,震得梁宇嗡嗡作响:
“擢征南将军赵云,为汉中行营都督!节制祁山道所有兵马,全权进剿张鲁!”
“命法正为军师中郎将,司马懿为行营长史,辅佐子龙,参赞军机,总理粮秣文书!”
“阳平关既定,战机稍纵即逝!着赵云即刻整军,不必待休整完毕,挟大胜之威,星夜兼程,直扑南郑!务必抢在张鲁调回米仓道主力之前,兵临城下!陇西太守苏则、凉州屯田将军国渊,继续不惜一切代价,保障祁山道粮秣军械畅通!敢有延误者,军法从事,斩!”
命令如雷霆,一条条砸落。堂内众人血脉贲张,仿佛已看到汉中盆地插上“王”字大纛。
王康的目光却并未停留,锐利如鹰隼般扫过阶下肃立的青年将领——世子王湛(字伯渊)。这位年仅二十岁的青年,身姿挺拔如标枪,玄色世子常服下隐隐透出铁甲轮廓,面容继承了王康的棱角,眼神却更加锐利沉静,那是乌孙血战后淬炼出的锋芒。
“伯渊!”
“儿臣在!”王湛踏前一步,甲叶铿锵,躬身应诺。
王康凝视着爱子,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期许与托付:“羽林军,操练如何?”
“禀父帅!羽林左右两营,一万铁骑,人皆配双层冷锻铁札重甲,马披全身铁叶!丈八精钢马槊、锋锐横刀、筋角强弓皆已配齐!陌刀虽未全员列装,然八百柄乌兹钢锋刃已优先配予各队正以上军官及陷阵锐士!儿臣敢立军令状,随时可战!”王湛声音清朗,字字如金铁交鸣,带着强大的自信。他身后侍立的羽林军左营校尉王汴(王康三子)、右营校尉王漳(王康四子)亦是挺胸按刀,目光炽热。
“好!”王康眼中赞赏之色更浓,“孤再予你禁军战兵四营——陷阵营(校尉李敢)、中垒营(校尉赵平)、虎贲营(校尉王勇)、靖武营(校尉王猛)!此四营,皆起自陈留乡勇,百战老卒,甲坚矛利!另调虎骑营(校尉周仓)重骑五千,豹骑营(校尉廖化)半重骑五千!合步骑四万精锐!”
他走到王湛面前,亲手将一枚刻有“汉中都督行营副”字样的玄铁虎符按入儿子掌心,力道沉浑:“持此符,率尔部四万步骑,即刻开拔!出散关,走陈仓故道,星夜兼程,奔赴汉中!与子龙会师后,汝为副都督,受其节制,共击南郑!此战,乃定巴蜀门户之关键!要打出我王氏的威风,更要让天下人看看,孤的世子,担得起这万里河山!”
“儿臣领命!必不负父帅重托!不破南郑,誓不还师!”王湛单膝跪地,双手高举接过虎符。冰冷的金属紧贴掌心,却仿佛有滚烫的岩浆在其中奔涌。四万大军的重量与父亲的期许,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肩上,也点燃了他心中万丈豪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汉末三国路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汉末三国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