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廊里的烟味呛人,混杂着廉价香精和焦油的味道,像一层无形的黏膜,附着在墙壁和空气中。那两个年轻干部的闲谈,字字句句都像冰冷的钢针,扎进苏正的耳朵里。
他没有立刻转身离开,而是靠在拐角冰凉的墙壁上,让那股烟味包裹住自己,仿佛这样能掩盖他心头的波澜。
颜秘书……县长的秘书。
钱书明……县委办副主任。
刘主任……清水镇被免职的办公室主任。
远房表亲,靠山,打招呼。几个简单的词,像穿针引线,将之前所有零散的珠子都串了起来,构成了一幅清晰、冷硬且丑陋的关系图。
原来,他扳倒刘主任,在对方看来,不只是拔掉了一颗钉子,更是当众给了钱书明一记耳光。而钱书明背后,站着的是颜秘书。这记耳光,最终会扇在颜秘书的脸上。
在这样的权力结构里,面子,有时候比里子更重要。
他之前以为,钱书明的刁难,只是小人得志后的职场倾轧,是狐假虎威的个人报复。现在看来,他想得太简单了。这不是钱书明一个人的意思,这很可能是颜秘书的默许,甚至是一种不动声色的敲打。
他们要的,不仅仅是让苏正出丑,更是要借此打压林晚晴,否定清水镇的成绩,向县委书记马书记证明:你们看重的人和事,不过是个笑话。
走廊尽头的窗户透进一丝光亮,将浮动的尘埃照得清清楚楚。苏正看着那些无序飞舞的微粒,感觉自己就像其中之一,被卷入了一场看不见的气流。
不行,道听途说,终究是捕风捉影。在体制内,最忌讳的就是凭着一点风言风语就做出判断和行动。他需要确认。
苏正整理了一下衣领,脸上的表情恢复了惯常的平静,转身走回会场。
会场里的人更多了,嗡嗡的交谈声汇成一片。他没有立刻回到自己的座位,而是目光在人群中搜寻。很快,他找到了目标。
在会场靠后的一个角落里,坐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干部。苏正对他有印象,是县档案局的一位副局长,姓王,快退休了,在单位里属于那种不争不抢、谁也不得罪,但心里什么都明白的老人。更重要的是,苏正记得,在镇政府的旧档案里,看到过这位王副局长和他爷爷年轻时的一张合影。虽然算不上深交,但至少有一份香火情在。
苏正端起桌上自己那杯未动过的茶水,缓步走了过去。
“王局长,您好。”苏正走到跟前,微微躬身,声音里带着晚辈应有的尊敬。
老干部正低头看着一份报纸,闻声抬起头,扶了扶老花镜,眯着眼打量了苏正半天,才恍然道:“哦……你是……小苏,对吧?清水镇的那个。”
“是,王局长,您记性真好。”
“呵呵,人老了,记性不行喽。”王副局长笑着摆摆手,指了指身边的空位,“坐,坐。今天你们清水镇可是主角啊。”
苏正顺势坐下,将手里的茶杯放到桌上,像是随意聊天一般开口:“我们就是来向各位领导汇报工作的,谈不上主角。倒是钱主任,我看他今天忙前忙后,把会场安排得井井有条,真是辛苦。”
他提起“钱主任”三个字,刻意放缓了语速,同时仔细观察着王副局长的表情。
果然,听到这个名字,王副局长的眼皮几不可见地跳了一下,他放下报纸,端起自己的搪瓷茶缸喝了一口,茶叶末子沾在了嘴唇上。
“小钱嘛,年轻人,有干劲,脑子也活络。”王副局长的评价很官方,很圆滑,听不出任何个人情绪。
苏正知道,对这种老机关,必须把话递到嘴边,他们才肯接。
他故作苦恼地笑了笑:“是啊,钱主任能力强,人脉也广。我们镇之前那个刘主任,听说就是钱主任的亲戚?上次刘主任被处分,我们还担心钱主任会对我们镇里有看法,今天看他这么热情,我这心里才算踏实了。”
苏正这番话,说得半真半假,既像是晚辈在向前辈请教人情世故,又像是在无意中透露自己的担忧,姿态放得很低。
王副局长捏着茶缸的手指顿了顿。他抬眼,透过老花镜的镜片,深深地看了苏正一眼。那眼神浑浊,却带着一丝洞悉世事的锐利。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你爷爷……身体还好吧?”
“我爷爷已经走了好些年了。”苏正的声音低了下去。
“哦,哦,对,看我这记性。”王副局长叹了口气,眼神里流露出一丝追忆,“你爷爷那个人啊,是个真正的老革命,一辈子耿直,眼睛里揉不进沙子。你这脾气,倒是有几分像他。”
场面一时有些沉默。
半晌,王副局长才放下茶缸,用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是说给自己听的:“清水镇的刘福海,他妈,是钱书明奶奶的亲侄女。这关系,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但刘福海能去清水镇,不是钱书明安排的。”
苏正的心提了起来,他知道,关键的信息要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官场反贪:我的批示全都成真了!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官场反贪:我的批示全都成真了!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