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勇跳上浅滩,对吴远道:“萧统领说了,多谢周将军的心意!只是大营规矩严,得委屈各位蒙眼过去,路上别乱摸、别乱问,海涵海涵。” 说着,递过来三块干净的黑布 —— 布角绣着小小的鱼纹,边缘缝得整整齐齐,显然是专门给外来者准备的。
“应该的。” 吴远接过黑布,坦然蒙上眼睛,被石勇扶着走上快船。船身稳当得很,不像普通渔船那般摇晃,划桨的弟兄动作整齐,显然受过训练。行船途中,能听到水鸟受惊的扑棱声、船桨划水的 “哗啦” 声,还能闻到远处飘来的桐油味、米香,甚至隐约听到整齐的呼喝声 —— 像是有人在操练。约莫过了三刻钟,船身终于稳稳停下,石勇的声音传来:“到了,摘布吧,小心脚下的木桥。”
吴远摘下黑布,眼前的景象瞬间让他心头一震 —— 这哪里是之前想的 “草棚营地”,分明是座规整的水上堡垒!
营地建在三座相连的湖心岛上,岛与岛之间架着结实的木桥,桥边立着两丈高的了望塔,塔上的哨探握着弓箭,见他们过来,只点头示意,并未多言。岛上按区域划分得清清楚楚:西侧是居住区,数百顶青布帐篷整齐排列,帐篷门口挂着编号,有的帐篷外还晾着洗净的衣物、修补好的渔网;中间是空阔的操练场,非常大,近五百名弟兄正在操练 —— 分成三队,一队练竹矛刺杀,呼喝声整齐划一;一队练弓箭射击,箭靶摆得笔直;还有一队练船上格斗,踩着绑在地上的模拟船板,动作利落;东侧是物资区,有四座高大的木棚,分别挂着 “粮草库”“器械库”“药品库”“船具库” 的木牌,库门外有弟兄看守,手里拿着账簿,显然在登记出入;最南侧是船坞,数十艘战船整齐停在水里,有的在检修船底,有的在加装床弩,十几个赤膊汉子正用桐油涂抹船身,动作熟练,旁边还有个教头模样的人在指点:“这里得多涂两层,上次跟金军撞船,就是这儿漏了!”
整个营地鸦雀无声却处处是生机,弟兄们各司其职,没人闲逛、没人喧哗,连走路都脚步轻快,透着股纪律性 —— 这哪是民间义军,分明是支正规军!
就在这时,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从中间的大帐篷里走出来 —— 身高八尺有余,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粗布战袍,腰间别着一把磨得发亮的铁叉(叉齿上留着与金军战船相撞的凹痕),脸上一道浅疤从眉骨延伸到下颌,却更显英气。他身后跟着四个亲兵,有的捧着账簿,有的拿着地图,显然刚在议事。看到吴远,汉子大步走上前,声音洪亮如钟,抱拳行礼:“这位便是吴远兄弟吧?某乃萧靖!周将军的手函,某已经收到了!快,进帐说话,让弟兄们把周将军送的物资卸到粮草库,记上‘周羽将军赠’的记号!”
周围操练的弟兄闻声,纷纷停下动作,却没围过来,只好奇地打量着他们 —— 两千多人的营地,竟没半点混乱,足见萧靖治军之严。
吴远连忙回礼:“萧统领客气了!我家主公特意嘱咐,这些物资是给弟兄们抗金用的,千万别见外。”
萧靖哈哈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周将军是实在人,某也不跟你虚套!走,进帐!正好让弟兄们都听听周将军的信,让他们知道,咱们不是孤军抗金,陆上有周将军这么靠谱的盟友!”
说着,萧靖引着吴远走进中间的大帐篷 —— 帐篷里摆着一张宽大的木桌,桌上铺着详细的鄱阳湖舆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炭笔标注着金军巡逻路线、浅滩暗礁、百姓聚居点,还有几封绑着石子的信(显然是用来传递消息的)。帐内还有三个汉子,分别是负责操练的教头、管物资的军需、管医疗的郎中,见萧靖进来,都起身行礼,目光落在吴远身上,却没多问。
“都坐下吧!” 萧靖拿起桌上的便函,对帐内众人道,“这是周羽将军给咱们的信,某读给大家听,也让帐外的弟兄们听听 —— 咱们抗金,不是没人管!”
说罢,萧靖清了清嗓子,用带着湖口口音却格外有力的声音,朗声道:
“某周羽,谨致书于萧统领麾下:
闻公率乡勇两千余众聚于鄱阳,凭舟楫之利抗金胡,护一方黎庶免于兵燹,阻胡骑南下之锋,此等义举,某闻之深敬,某麾下将士闻之亦深敬。
江南西路初定,疮痍未复,然某知公等孤军水上,粮草时缺,药石常乏。特遣吴远携糙米五百石、盐二百斤、金疮药五十箱,聊表慰问 —— 非为求报,非为挟制,只为同是抗金之人,当互济互助。
金贼虽退,其水师仍窥伺长江,若公等探得贼船动向,可遣人告之;某在陆上亦当布防,互为犄角,共护鄱阳水路之安。待他日北伐号角吹响,某愿与公并辔而行,痛饮庆功酒于中原故都。
周羽顿首,即日。”
信刚读完,帐外就传来震天的欢呼 —— 操练的弟兄们都在鼓掌,有的甚至举起竹矛挥舞,连了望塔上的哨探都忍不住喊了声:“好!周将军仗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一枪定山河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一枪定山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