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了一晚上,从吴王府的剑拔弩张,到勋泽庄的短暂安宁,再加上和朱标那场暗藏机锋的对峙,他早已饥肠辘辘,此刻这简单的饭菜,竟比任何珍馐都要香甜,连平时觉得平平无奇的白米饭,都像是多了几分嚼劲,满口都是米香。
耳房的门帘被风轻轻吹起,发出 “窸窸窣窣” 的声响,王敏敏提着裙摆走了出来。她换了身月白色的襦裙,领口和袖口绣着细细的银线花纹,裙摆上几枝淡粉色的桃花绣得栩栩如生,花瓣的纹路用深浅不同的丝线勾勒,连花萼上的细小绒毛都清晰可见,走动时裙摆轻轻晃动,桃花仿佛要从裙上飘下来一般。她的皮肤本就白皙,衬着月白色的衣裙,更显得像刚剥壳的鸡蛋,细腻得能掐出水来。
头发用素色布巾擦干,松松地垂在肩头,发梢还带着点湿润的水汽,偶尔有一滴水珠落在衣襟上,晕开一小片浅痕,又很快被风吹干,留下淡淡的水渍,倒添了几分灵动。
王敏敏看到朱槿吃得正香,嘴角还沾着一粒米饭,便放慢脚步,裙摆摩擦地面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像怕惊扰了什么似的。
她在桌旁的凳子上坐下,双手放在膝上,声音放得软软的,像浸了温水的棉花,轻轻落在朱槿耳边:“公子,这熊掌的味道还合心意吗?奴家特意让厨子再炖了半个时辰,还加了些陈皮和姜片去腥,就怕你吃不惯腥味。”
朱槿咽下嘴里的米饭,抬手用袖口擦了擦嘴角,抬头看向王敏敏,眼底带着笑意:“味道很好,炖得很软烂,一点腥味都没有,吃着很舒服。”王敏敏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嘴角慢慢扬起,抬手用指尖轻轻按着唇角,怕笑出声来。
她的眼睛弯成了月牙,眼底盛满了细碎的光,脸颊两侧还露出浅浅的梨涡,像盛满了蜜糖:“公子喜欢就好,若是不嫌弃,奴家以后学着做,等你想吃了,随时都能有。”
朱槿看着她眉眼间的笑意,心里像被温水浸过一般,暖暖的。
他怎会不知道王敏敏为他做的改变?她本是王保保的妹妹,在草原上是何等金尊玉贵的身份 —— 自幼有丫鬟专门伺候饮食起居,穿衣梳妆有人打理,连走路都有仆妇跟着提裙摆,别说洗衣做饭、打理琐事,就连端杯茶水都不用自己动手,十指从未沾过半点阳春水。可自从跟了他,她却硬生生把一身娇贵磨成了温柔妥帖。
兵仗局的事繁杂琐碎,她却学得极快。每天清晨跟着他去兵仗局,从清点器械的数量、记录工匠的考勤,到核对物料的收支、传递往来的公文,每一件事都做得细致周全。
回到王府,她还要替他尽孝 —— 马皇后偶感风寒,她便守在床边,亲手熬制汤药。
从前连针绣都觉得麻烦的她,如今竟开始琢磨厨艺。
朱槿看着她如今熟练地打理府中事务,笑着说要学做熊掌的模样,心里满是心疼与感激 —— 在这皇权争斗、充满算计的时代,在经历了与朱标的对峙、体会到皇权下的冰冷后,能有这样一个人,为他褪去娇贵,学着照顾他的饮食起居,记挂着他的喜好,这份温情,比任何珍馐都更能暖人心。
饭后的庭院还浸在雨后的微凉里,朱槿看着王敏敏起身要收拾碗筷,便先一步伸手按住食盒:“我来吧,你坐着歇会儿。” 不等王敏敏推辞,他已将碗筷一一摞好。
王敏敏跟在一旁,想伸手帮忙,却被朱槿笑着拦了:“刚让你换了干衣服,别又沾了油污。” 他将食盒归拢好,放在一旁,转身时见王敏敏还站在原地,便随口道:“对了,你帮我研墨吧,我有些东西要写。”
王敏敏眼睛亮了亮,连忙应了声 “好”,快步走进里屋。片刻后,她端着一方砚台出来,墨锭已捏在手里,袖口挽起一小截,露出纤细的手腕。
她蹲在桌旁,往砚台里添了些清水,手腕轻转,墨锭在砚台里缓缓研磨,黑色的墨汁渐渐晕开,伴着轻微的 “沙沙” 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朱槿坐在对面,看着烛火映在她认真的侧脸上,鬓边的碎发被风吹得轻轻晃动,心里泛起一阵安稳。
待墨研得浓稠,他取过宣纸铺开,提笔蘸墨时,指尖顿了顿,随即落笔干脆 —— 纸上写的并非寻常诗词书信,而是一份 “土豆与水稻全国推广章程”,笔锋遒劲,力透纸背。章程里不仅规划了两种作物在南北方的推广路径,还细致列明了选种、播种时节、田间照料等关键细节,连不同地域的适配品种都考虑在内。
王敏敏本是安静地看着,见这标题便愣了愣,随即凑得更近了些。烛火跳动间,她虽看不懂具体的农事门道,却也从字里行间察觉出这份章程的分量 —— 不似空泛的提议,反倒像一套能直接落地的法子,从种到收,每一步都有清晰指引,仿佛能让原本靠天吃饭的庄稼,有了稳稳的收成保障。
她越看越震惊,手里的墨锭都忘了放下,指尖悬在砚台上方,眼神里满是难以置信。她知道朱槿懂兵事、通朝堂,却从没想过,连田间地头的农事,他都能梳理得如此透彻周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