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到自己当着开中法的 “原创者” 抄袭其想法,脸颊竟悄悄泛起一丝红晕,连忙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掩饰住眼底的笑意。
朱槿当然清楚开中法的深层逻辑:“开” 是开放食盐专卖的稀缺权益,以利益招募商人参与;“中” 是以盐引为中介,连接 “商人输粮” 与 “边军受饷”,形成闭环。
就像此刻沈家输粮换盐引,既解了北伐军粮之困,又让沈家获得盐业特权,正是 “开中” 二字的绝佳体现。
比起北宋零散的 “纳粟易盐” 折中法,这法子更系统,还有 “报中(商人申请输粮)— 守支(凭引领盐)— 市易(售盐获利)” 的完整流程,往后推广开来,潜力无穷。
待杨思义情绪稍缓,朱槿放下茶杯,笑着点头:“杨大人能看透其中关键,再好不过。让您负责此事,我有两点考量:一是您掌管户部,对财政收支、盐引管理了如指掌,制定章程时能兼顾国库与民生;二是您为官清廉,经验丰富,定能想到商人可能投机取巧的手段、官员可能舞弊的漏洞,制定出周全的规则,避免好事变坏事。
您可先拟定一份实施细则,明确商人运粮的数量标准(比如多少石粮换多少斤盐引)、质量要求(粮食干湿程度、有无杂质),还有盐引的样式、防伪标记、使用期限与范围,待细则拟定后,您再与李善长丞相、刘基先生一同商议修改,确定无误后,再上报我爹,在全国推广。”
杨思义闻言,毫不犹豫地拱手躬身,语气坚定:“二公子放心!此事关乎朝廷财政与边防稳定,下官定当全力以赴,日夜赶工拟定细则,绝不辜负公子的信任与托付!”
他心中暗自赞叹 —— 朱槿虽是晚辈,却有这般深远的眼光与全局思维,竟能想出如此精妙的制度,若这法子能顺利推行,朝廷的财政困境定能逐步缓解,未来可期啊!
喜欢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