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渐渐爬到头顶,毒辣的阳光晒得田埂发烫,田里劳作的人们额头上的汗珠像断了线的珠子般往下淌。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马秀英带着常婉静、王敏敏、沈珍珠,还有庄子上十几个女眷,沿着田垄走了过来。
她们几个都身穿半旧的麻布短衣,下装是素色的粗布裙,头发简单挽在脑后,只用一根木簪固定,没有半点珠翠装饰,与寻常庄户人家的妇人别无二致。
可眉眼间的清丽却藏不住 —— 常婉静眉如远山,眼含秋水,哪怕额角沾了汗湿的碎发,也难掩那份温婉;
王敏敏下颌线条利落,眼眸明亮,带着几分灵动劲儿,走在田垄上脚步轻快,透着股鲜活气;
沈珍珠皮肤白皙,唇色天然红润,哪怕素面朝天,也显得格外娇俏。
最惹眼的还是王妃马秀英。她穿着和女眷们一样的粗布衣裳,可身姿挺拔,行走间自有股从容气度。
额前碎发被风吹起,露出光洁的额头,眉眼舒展时带着温和,可眼神扫过田垄时,又隐隐透着股不怒自威的沉静 —— 那是常年居于上位、心怀天下的贵气,即便裹在粗布衣衫里,也比寻常妇人多了几分让人不自觉信服的力量。
她手里挎着的竹篮稳稳当当,步伐不快不慢,仿佛不是在晒得发烫的田垄上赶路,而是在王府庭院里闲步,那份从容,与周遭的烟火气相映,反倒更显亲切。
马秀英走到田垄旁,朝着田里正弯腰割稻的朱元璋喊道:“重八,都晌午了,先停一停,吃饭吧!”
朱元璋听到声音,直起身擦了擦额头的汗,抬头看了一眼已经收割了小半的稻田,嘴角带着笑意,随即对着田里的百官大喊:“好了!都先别干了!咱妹子带着人准备好了吃的,先过来吃饭,吃饱了再接着干!”
虽然才劳作了半个时辰,百官们早就累得腰酸背痛,听到这话,纷纷停下手里的活,拖着沉重的脚步往田垄边走来。
朱元璋则快步走到马秀英身边,跟着她来到一旁的大槐树下 —— 树荫浓密,正好挡住了毒辣的阳光,成了天然的歇脚处。
马秀英先是从篮子里拿出一个粗瓷碗,倒上凉好的茶水,递到朱元璋手里:“重八,先喝点水,解解渴。”
朱元璋接过碗,仰头一口气干了,抹了抹嘴,露出满足的笑容。
接着,马秀英从里面拿出金黄的大饼、翠绿的大葱、装着褐色酱料的陶罐,还有几个热气腾腾的熟土豆,放在铺好的粗布上。
她拿起一张大饼,先抹上一层酱,放上几段大葱,又夹了一块剥好的土豆,熟练地卷起来,递到朱元璋面前:“快吃吧,还热着呢。”
朱元璋接过卷饼,也不顾什么君臣礼仪,张开嘴大口咬了下去,饼的麦香、葱的辛辣、酱的咸香还有土豆的软糯在嘴里交织,他一边嚼一边含糊地说:“还是咱妹子懂咱的心意,这饼卷大葱,比王府里的山珍海味还香!”
吃完一口,他又拿起一个土豆,对着围过来的百官大声说道:“众爱卿,都别站着了,快来尝尝!咱小时候在濠州老家,干完活能吃上一个热大饼、一个熟土豆,那都是做梦都能笑醒的事!今日让你们也尝尝这农家饭,好好记住这滋味!”
马秀英看在眼里,又从铺在地上的粗布上拿起两张卷好的大饼,分别递给身边的朱标和朱槿,声音轻柔得像拂过田间的风:“标儿,槿儿辛苦了,你们打小在王府里长大,从没干过这般下力的活,今日肯定累着了吧。”
说着,她从袖中掏出一块干净的素色手帕,先走到朱标面前,轻轻为他擦去额角和脸颊上的汗珠,动作细致又温柔;接着又转向朱槿,见他嘴角还沾着饼屑,笑着摇了摇头,伸手帮他擦干净,满眼都是疼爱。
一旁的朱元璋见马秀英只忙着给两个儿子擦汗,半点没顾及自己,心里顿时有些吃味,故意清了清嗓子,带着几分醋意哼了一声:“哼,都多大的人了,还让你娘这般操心!想当年,我在他们这个岁数,早就给地主家放牛,自己都能独立收割一亩水稻了!他们啊,还差得远呢!”
马秀英当作没听见他的抱怨,目光落在正狼吞虎咽的朱槿身上,连忙嘱咐道:“槿儿,慢点吃,篮子里还有很多,不够再拿,别噎着了。”
朱槿嘴里塞满了饼,含糊不清地应道:“知道了娘。”
昨日醉酒,到现在,除了上午的西瓜,还真没吃别的东西,朱槿是真饿的不行了。
就在这时,站在不远处的王敏敏悄悄从自己的篮子里拿出一个剥好的白煮蛋,趁着众人不注意,快步走到朱槿身边,将鸡蛋偷偷塞到他手里,还冲他眨了眨眼。
朱槿眼睛一亮,接过鸡蛋后,偷偷用胳膊肘碰了碰身旁的朱标,脸上满是得意的神情,随后张开嘴,将整个鸡蛋都塞了进去。
可鸡蛋刚进嘴,朱槿就后悔了 —— 鸡蛋个头不算小,他嘴里还残留着饼屑,一下子根本咽不下去,喉咙被堵得严严实实,脸瞬间涨得通红,眉头紧紧皱起,身子忍不住弯了下去,一边用力咳嗽,一边伸手捂着喉咙,眼泪都快咳出来了,显然是差点噎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请大家收藏:(www.qbxsw.com)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